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年来台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説「代代棗陽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第二故乡 同乡认同 青年来台 枣阳细胞 幼时来台 认同枣阳 台湾出生 反枣 自己认同 机会教育 参加同乡会 翻阅文献

    的农历年后的团拜,参加的人数年呈减少的趋势,所以如何让枣阳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认同,是刻不容缓的事。所谓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如何分野呢?说起来真的不好分,但我们认为可以这么分:第一代:他们来台湾的时候大约是三十以下,大部分是二十左右,也许只有十几岁,他们对枣阳有足够的认识,因为他们的童年、青年是在枣阳度过的,他们仍口操枣阳乡音,有些人也许已在枣阳有妻儿........他们对「枣阳同乡会」是很认同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枣阳细胞

  • 文章八桂子弟靑年軍 投筆從戎憶當年(上)——第二期靑年軍在廣西招生往返臺灣始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梁雄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青年军 覃异之 从军记 来台经历

    先锋」大锦旗,以壮我等出征行色,(这面锦旗我们带来台湾,经过近半个世纪沧桑,到如今还存放在嘉义山仔顶,同学经营的农场中。)戏院排出四出颇有意义、鼓励靑年从军的桂戏招待同学。之后就在民众夹道欢送、鞭炮声不绝、欢呼声盈耳中,直往宜山火车站,向柳州出发。柳州是我们踏上征途的第二站,下午五时抵达柳州,借住在省立柳庆师范学校。这时候发现同连的周显宗兄,是我柳师的先后期同学。投军后重临母校,备极欣喜。我们又回想起母校在抗战最艰苦时期,首创于三江县的丹州,后迁宜山。宜山

  • 文章我從軍前後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陳蘭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洛阳受训 洛阳保卫战 青年军 随军来台

    我家住安阳县白壁集郭盆村,因战乱关系,民国卅五年,家兄因朋友之介绍,让我进安阳城青年军招兵站报考,录取后就编到青年军二〇六师第四团三营九连,当时我只有十八岁。在洛阳受训后,到永济、灵宝等地作战,然后又回洛阳参加保卫战。后来到郑州,本想回归安阳,因为看到家鄕很多地主,都已变成难民,我就不敢回去了。军中已接到政府指示,要到台湾整编训练,经过南京,于三十八年,我随部队来到台湾凤山,受训完毕到台北圆山,又移淡水和金山等地,转为工兵,修筑碉堡和掩避部等之事。不久

  • 文章重要訊息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同乡政策 讯息简讯 亲属来台 青年活动 返乡探亲

    冗参加,藉资联谊。并请推荐热情为同鄕服务之青年学子,参加理、监事提名候选,俾提供有效服务。㈤返乡探亲,宜带种子:邓树林同鄕经友请求,曾邮寄农作物之种子,分送各亲友,甚表欢迎。今后同鄕回东安探亲者,请予借镜。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