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霍乱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莆阳祖传霍乱医术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3期  作者:梅峰  出版时间:1968-09-30
    关键字: 医疗 医术秘方 霍乱病

    载本草三百六十五味。陶宏景为别录,陈藏器著本草拾遗,药物之品性效用,各有说明。医药两门,先贤已有丰富之寳藏,留待后人发扬光大,惜国人故步自封,不求精进,良可慨也。日本医学,传自中国,称为汉医汉药,每一种药品,皆经化验分析,明其作用。所制丸散,与西药齐名,我国药品远落其后。一则窭人子变作富翁,一则富家儿变作穷汉,相形之下,不亦有愧?我国疗病之法,除医书所载外,民间多有秘方。曾闻余戚徐君言:民国八九年,莆田霍乱症流行,死人无数。一日,有畀病人入圣路加医院求治者

  • 文章衞生院所意外收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5期  作者:彭善承  出版时间:1977-12-30
    关键字: 华阳县 卫生院 放生 消毒 霍乱

    负责。于是华阳全县,在一短短时间内,立刻增加了十个卫生工作单位。初期之简单医疗助产,颇为地方称便不少。民国三十四年,全川瘟疫流行,成都平原「虎列拉」(即霍乱)猖獗,尤为严重,传染迅速,死人无算,眞是谈「虎」色变,省县卫生机构,虽有疫苗可资注射预防,但以无法普遍实施,徒唤奈何!而华阳县因有十一个卫生单位,普遍深入鄕村,且距省卫生处近在咫尺,疫苗取得,亦属易事,于是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内,全县十一个卫生单位,普遍为民众注射了六十多万霍乱预防针。因此当年全川各县无不

  • 文章中國單方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李樂俅 出版时间:1973-04-02
    关键字: 霍乱 疾病治疗 学者观点

    霍乱一、症状:霍乱,译名为「虎列拉」,又谓之「绞肠痧」、「㿜螺痧」、「吊脚痧」等。通常分为「眞性霍乱」、与「假性霍乱」两大类。而眞性霍乱,又谓之「寒性霍乱」、「湿霍乱」,假性霍乱,又谓之「热性霍乱」、「干霍乱」。病源系由「霍乱弧菌」而起。上吐下泻,两唇发靑,泻出殆如淘米所淘之白色「米泔」,瑞金土语谓之「米汁」,此为霍乱最大之特征。他如腹痛或不痛,体温下降,脉细声嗄,螺纹骤㿜,四肢厥冷,两目深陷,肌肉顿消,亦皆显而易见之病象,一昼夜间,连泻数十次,水干即死

  • 文章中國單方集(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李樂俅 出版时间:1980-01-02
    关键字: 中国单方 霍乱预防 症状 治疗方法

    一、症状:先泻后吐,泻如米浆。通常,霍乱约分为两大类:第一「眞性霍乱」,第二「干性霍乱」。中医指「虎列拉」之霍乱为「寒性霍乱」。西医所谓霍乱,便指「寒性霍乱」而言。而「寒性霍乱」,即属于「眞性霍乱」之范围。四肢厥冷,流汗、大渴,两目深陷,肌肉顿消,一昼夜间,泻数十次,水干即死。或脉应沉细而反洪大,大喘大汗,便已临死亡边缘,十难一存。凡此症状,皆谓之「眞性霍乱」。霍乱患者至死而神不昏,有谓其症候为「神昏」者,非也。若乃胸腹胀闷,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则谓之

  • 文章(專載)夏日飮食衛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3期  作者:梁萬福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食物中毒 肚泻 霍乱 食物储存 煮食

    夏天是肠胃疾病较常见的季节,香港天气炎热及潮湿,是蚊虫适宜生长的季节,而且因为室内气温炎热,细菌的滋长速度亦比其他季节为高,所以肠道疾病的发生机会较高。最为一般人熟悉之肠道传染病当然是霍乱症,但这疾病在香港并不常见,反而其他肠道疾病如食物中毒等是台湾较常见的。本文将会介绍有关各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及在夏天时候保持食物衞生的方法。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夏天最常见的肠道疾病。当我们将一些食物煮熟后,放置于温暖的环境下,因为空气中的细菌,或由于苍蝇及其他昆虫的汚染,令

  • 文章(保健常识)盛暑期要防霍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5期  作者:常敏毅 出版时间:2014-08-10
    关键字: 保健常识 霍乱 宁波 治疗经验 疫情

    霍乱的首选药物仍是价格低廉的四环素类。四环素每日2g,须连服3-5天,强力霉素疗效相仿,亦可应用。一九四九年前一些名医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经验。如谢也农发表的《霍乱概论》中指出:「每日宜服金豆饮。方用金银花25g,生绿豆50g。水3碗,—煎一沸,滤清。加白糖少许,频频饮之,可以阻霍乱疫。不能与病人隔离者,亦当多服金豆饮。」朱小舟先生在上海出版的《民国万病自疗书》中说:「家中须备陈年白兰地酒一瓶,内放中国樟脑20g。若觉腹痛或吐泻,即急以此酒一杯,和冷开水一杯

  • 文章故鄕習俗雜憶(十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3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疾病 霍乱 伤寒症 请神治病

    可是却没想到,回头飮用之水,就是粪便和垃圾中取来,对人身健康有多大妨碍,但在那个时代,不知道为何去改进,祗做到消极的把使用时间差开,一般而言,上午淘米洗菜,下午洗衣倒马桶,如此而已。生病不分时间,但夏秋之际,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发生最密集的时期,诸如,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等差不多集中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其中霍乱伤寒与痢疾,更有可怕惊人的死亡率,霍乱又叫「虎烈拉」,从英文直译,所以一到夏天,往往大家就谈「虎」色变,政府对于夏令衞生似乎也做宣导工作,也实施注射霍乱

  • 文章鄕先賢 陸公錦文先生生平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郭宇虹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陆锦文 中医 霍乱 善堂 抗战末期 因病去世

    吾尝闻之,地灵则人杰,宿迁脉连泰岱,气接邹鲁,代有贤人,故吾邑陆氏,钟山川之秀而为巨族。县西耿车 陆公永彩,字锦文,民前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原居睢宁县大同鄕陆家庄,幼聪颕过人,先后从逊淸名诸生原立斋,刘瑞卿二氏游,是时科擧已废,但仍肄业五经。而于岐黄鍼灸尤倶夙慧,年十六即为人疗疾,鄕里重之,称「小陆先生」而不名,公家道素丰,无意行医,奈患者请诊,日集于庭,于是益加精研,探求药性病理,所活既众,声誉更隆,遂在耿车购屋定居,悬壶济世。二十一年夏秋之际,霍乱

  • 文章醫「生」和醫「死」

    来源期刊:《浦東》 第46期  作者:陳立夫 陳春蓮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陈立夫 中医 霍乱 肺病 打针 白癜风 云南白药

    是年暑假,立夫先生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旅费回家渡假,只好留在学校。而当时身为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即现在的水泥公司)小开的陈范有先生,觉得立夫先生一个人留在学校,度过漫长的暑假,未免太过寂寞孤单,就决定留下来陪他。当时霍乱横行,患此病而逝世者,多得无法计数,不幸的是陈范有先生,竟也染上此疾,从半夜开始上吐下泻,情况非常危险。那时正逢奉直战争,局势混乱,天津戒严,半夜里无法到城市请医生,而学校在西郊,也找不到医生。立夫先生焦急万分,正计穷心乱的当儿,猛然想起曾经在

  • 文章戰時傳染疫傷寒病治癒追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唐子雲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霍乱传播 传染病治疗 治愈过程 个人回忆

    自古以来,凡逢战乱之世,传染性的瘟疫扩散快速,在对日抗战时期霍乱最为猖獗,回忆民国二十八年秋末冬初之际,敌我双方抽调大军集聚长沙四周进行第一次长沙大会战,是役日寇败绩,伤亡四万余众,乃国军第一次长沙大捷,誉驰中外。此际的广西全州县却霍乱病症横行,患者众多,死亡率又高,即以全州城区淸湘鎭统计而言。某日因患霍乱病症死亡者,竟多达六十余人。乃前所未闻者。与此同期,协商布行的张策池先生,亦患霍乱身故。刘妻曾在我家佣工,身体非常健硕,我某天下午见她买过菜,翌日恶耗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