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雪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炳南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李炳南 德明

    公讳艳,字炳南,号雪庐,法号德明,别署僧,叟,姓李氏,籍山东济南。世居城内券门巷,积善聚族,已历三百余年,诗书相传,簪缨攸续,城中父老咸知李氏第宅。公于民前二十二年(一八九〇)即淸光緖十六年,岁次庚寅,腊月七日,诞于斯。尊人寿村公,好礼尙义,敎有义方。公自幼颕悟好学,诸经子史,循次读诵。开讲以后,兼治歧黄,又好剑术,而于篇什兴趣尤浓,吟咏推敲,屡致忘食。迨硏究佛学,敎、禅、密、净,皆尝修持,最后则归于净业焉。民国纪元(一九一二),公方二十三岁,与济南

  • 文章雪庐诗话)花前月下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11-12  作者:毛哲遺稿  出版时间:1971-12-15
    关键字: 诗话 《花前月下》

    賞花賞月快乘時,月夕花晨轉瞬馳,花好月圓春合駐,月明花艷酒初釃,月中漫擊催花鼓,花下常題待月詩,弗解尋花和弄月,反敎花月笑人癡。寄言花月一春忙,踏遍人間花月場,皓月籠花花解語,明花映月月還香,攀花踏月疑成癖,戴月尋花不厭狂,月白花嬌時有幾,休將花月片時忘。載生花月幾多年,秋月春花分外姸,月裏每期花不落,花間却望月常圓,月輪遲向花朝轉,花信多從月夜傳,月地花天能不負,花天月地一神仙。

  • 文章雪庐诗文集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人物评价 述学汇稿》 追思悼文

    吾师 李雪庐先生,菲枕载籍,著书满家,于经学、史学、文学、法学、佛学,乃至医学,莫不淹贯。而戴仁以行,抱义以处,栖栖皇皇,席不暇暖;是诚愽综渊懿,瑰琦儁伟,坚苦卓绝之耆硕矣!师于佛,初从南昌梅撷芸大士学唯识,次学襌,次学净,次学密,而最后皈依印光大师,耑修净业;意谓三根普被,九界同归,契引群荫,度登彼岸,未始有胜于此匡遗躅者也!当代弘扬净宗在家大德,屈指推江易园、丁仲祜、许止净、夏莲居、范古农、江味农、李圆净、聂云台、黄涵之、徐蔚如、王博谦、战德克

  • 文章「点石成金」雪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兴学育才 民间传说 因材施教

    旧时,湖寮兴学育才名师,有「东山雪庐,西岭小隐」之说,东山雪庐即在岭下石子屻设馆授课的雪庐公。他教书不拘泥于形式,善于根据考生特性,因材施教。石子屻多巨石,他把每个学生指定为某石,待学生长进后,为其披红挂绿,差不多每块石头都受此殊荣,时人誉为「点石成金」。传说百侯杨某官居高位,其孙四岁能诗,八岁善文,誉为神童。深得杨某喜爱,窃思「龙孙」他日必高中光宗耀祖。光阴荏苒,弹指不觉二十春秋,出乎意料,孙子竟连秀才都考不上,杨某百思不得其解,便欲请名师。其对湖寮

  • 文章雪庐诗钞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毛晳遺稿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梅》 《无题》 《送老友》 诗词

    梅空山曲水一孤村,表表髙标万古存,冷淡似烟还似月,寂寥无恨复无言,君修到此拼遗世,我见犹怜欲断魂,若使罗浮容入梦,不辞酣睡到朝暾。无题情种天生是我侬,回廊邂逅语喁喁,只因薄袖轻衫隔,还似云山隔万重。半似风狂半似痴,寻欢惹恨放还思,钟情未遂定情愿,最是人生难处时。私谈刺刺到更阑,悄别无言两泪潸,痴望今宵同入梦,空闺孤馆化巫山,相见消魂别断魂,个中况味向谁言,锦衾若共鸳鸯枕,应把相思苦细论。梅冰肌玉骨美人魂,占断江南风村,一自仙翁和靖去,冷香和月度黄昏

  • 文章雪庐诗钞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毛晳遺稿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诗词 《回家》 《夜游》 《新美人腰》 《春闺》

    回家罔計山頭與渡頭。陸乘車馬水乘舟。飄然我是歸家客。黃葉西風不覺愁。夜遊夜課兒童罷。悄然踏月行。露濃塵不起。步細犬無聲。但覺流連樂。渾忘遠近程。雅遊乘興返,茅舍有鷄鳴。新美人腰勿束纖纖一搦餘。天然絕勝楚宮姝。縱敎嬝娜還如折。自可隨人扶不扶。春閨星眼朦朧春睡起。花廳席地繡珠履。玉郞含笑立儂前。幾度金針誤刺指。

  • 文章記李惟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李惟建 李惟果 谢冰莹

    以「隐的小爱人」见称的李惟建,成都人,是外交界闻名的李惟果的弟弟。但文坛人士如苏林、谢氷莹、张秀亚等都写做「唯」建;惟唯音义相通,我看见他本人是自署惟建的。我没见过隐女士,她的前任丈夫郭梦良倒是我通信的朋友;因郭氏于民国十三、四年在上海编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时,我是其中一个经常的作者。郭死后,隐囘到北平,在母校师大的附中教书,「认识了淸华大学学生李唯建。唯建年龄比她要年轻十几岁,负异才,当时号称靑年诗人,他与隐开始也不过研讨文学上的问题,通信

  • 文章(鄕訊報導)讓我在故鄉鞠一個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8期  作者:張巧慧 出版时间:2015-09-10
    关键字: 陈嗣 乱针绣 陈之佛 陈之佛艺术馆 养真

    完成乱针绣50幅,在台北举行第一次个展,以慰其先父在天之灵。她绣的第一幅人像乃其尊翁肖像,凭著身边唯一仅存的那张父亲的黑白小照,拉回了浓郁的亲情和追念,作成一幅特别神韵的肖像。陈之佛故居名为「养真」,陈嗣在台湾的处所题名为「养真楼」,乃陈之佛先生之忘年交傅狷夫所题。她还经常与女儿提起自己的父母。她的小女儿蔡文恂说:「母亲常常讲外公的往事,比如外公更名为之佛,是因为外公所在的学校附近,有一家饭店,每天都有牛羊被屠杀,他不忍听动物凄惨的叫声,更名之佛,并从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