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集邮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寸之美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1期  作者:藍亞治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集邮乐趣 集邮条件 集邮展 读者来函

    耆耄之年集邮展,集邮可以怡情、益智、储财、交友这是我的休闲嗜好,在方寸之间得到不少乐趣,也结交了一些同好做为朋友、生活领域更为宽广。集邮主要条件是有钱有闲,这是很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动静皆宜,动是必需到达邮局,有动才能买到邮票、静乃分门别类,整理邮票、闲来无事翻阅邮册,欣赏邮票之美。它可以包罗万象,不论历史、文物、古董、花鸟、山水、尽在其中,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集邮便是行万里路的缩写可以增进我们很多宝贵知识。我于九十年六月廿一日,在台

  • 文章从厦门地区一群集邮寿星说起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8期  作者:陳篤豪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集邮寿星 纪念邮票 健康长寿 人类文化 集邮益寿

    咱厦门地区,有着一群寿星活跃在邮坛上,诸如:林源、孙葆良、何大仁、杨裕谦、兪如泉等鄕老。参加集美至厦门海堤建设的老干部吴嘉骅鄕老。二〇〇八年五月制作了二百版纪念厦门海堤建设五十五周年的个性化小版张,用二〇〇三年八月五日发行的「个四:一帆风顺」图案,让人回想当年用木船运大石块移山塡海的壮丽场面,也表达厦门海堤顺利达成的历史创举和壮志豪情。小版张上火车从大陆驶向厦门岛,雄伟的气概让当年的建设者感到无比兴奋自豪。通过集邮活动,这些老同志,不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 文章电子邮资票与集邮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陳祖維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电子邮资票 集邮 历史发展

    本购买一四八部现场邮资机。由于这是新产品,集邮者不知所措,有些集邮者认为它不属于邮票,因此错失良机,留下来的电子邮资券实在稀少,可称为邮集之珍藏品。现场邮资机和商用收银机相似,也能打出和收据一样的签条,称为电子邮资券,开始收集时,因邮资券没有图案设计,有点乏味,但继续收集下去,却发现其中很多奥妙。第二代现场邮资机由日本制造,第三代现场邮资机由美国制造,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廿一日开始使用,逐步取代第一及第二代现场邮资机。邮资标签是邮票的新产品,八十年代的产物,最早

  • 文章从鄕贤陈嘉庚先生纪念邮票证实集邮三益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陈嘉庚 集邮 艺术品 数量 面值

    集邮三益——怡情、益智、储财。集邮的好处,从整理与蒐集邮票的过程中,可养成整洁,有耐心、不生气、及储蓄的良好习惯。更可以透过与别人交换邮票,而通讯、聚会。进而结交许多新朋友,及加强老朋友的情谊。对这方寸之物,其乐深远无穷。从邮票中获得广博知识,诸如;各地民俗、风光、宗教、军事、经济、文化、野生动植物,以及古今名人,趣事....都可透过邮票上的图案,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许多邮票,是介绍美丽的艺术品,各种体育活动,卫生保健,可爱的动物、鸟类、游鱼、昆虫。从

  • 文章天一閣郵戳漫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2期  作者:應芳舟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天一阁 邮戳 宁波 邮政部门 集邮

    ,只是比较少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纪念邮戳是为纪念某一事件而专门刻制的邮戳。二〇〇三年九月三十日上午,中国与匈牙利联合发行的特种邮票《图书艺术》首发式设在天一阁,这也是至今为止天一阁最为隆重的一次邮事。《图书艺术》一套两枚,其中一枚的背景图为来自清代光绪年间的《天一阁图》碑刻。在首发式上,启用「图书艺术」(图七)、「天一阁」(图八)、「《图书艺术》天一阁藏历代古籍珍本展」(图九)、「老九集邮幽默画展纪念」(图十)等四枚纪念邮戳。这些纪念邮戳

  • 文章做好一件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0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1-12-31
    关键字: 人生经验 集邮 汽车模型 兴趣

    人在其一生中能够十分执著的凭其喜好与意愿,去贯彻完成一件事,自是可喜。这其中不知要经历几许挫折与辛酸,同时也吸收了更多宝贵的经验。且不论这一件事是否有益社会人群或是仅仅自我娱嬉?但他毕竟穷其心力做好一件事,则更不易。做好一件事,就是要有恒要贯彻到底,例如收集某种东西,既喜好之矣,就要如何去完成它。集邮历史最悠久,新兴的集火柴盒、集打火机、世界各国玩偶、耳环、发夹、奖券、汽车模型等不一而足,要皆锲而不舍倾全力搜求达其集藏的愿望,用心之苦,莫非要做好一件事

  • 文章(艺文集粹)现代年轻集邮家刘乐源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刘乐源 集邮家 人物经历

    刘乐源集邮网站站长,原籍宁乡的湖北沙市中学高三学生刘乐源,现年十八岁,如今已有八年收藏史。十岁时,他便开始集邮。十一岁起,他广交国外邮友,如今邮友遍及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与邮友交往中,他学会六国语言。十六岁那年,他创办了集邮网站,开始对外宣传中华集邮文化,现任:中国网络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朝鲜邮票研究会会员中国邮史研究会(香港)会员中国邮戳研究会会员大韩民国实寄封研究会海外顾问日本国静冈县静冈市邮缘会理事乌克兰第聂伯券邮爱好者协会顾问俄罗斯苏邮联谊会

  • 文章我的集邮历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愷升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集邮 邮戳 银行公文 邮票 邮资

    集邮为全世界风行之癖好,近代集邮其范围不祇欣赏邮票之图案,且扩及到邮戳、邮资、邮路之研究。藉以了解各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交通……之当时社会史实,故邮学之研究,已为近代史学家开辟一新园地。笔者性喜集邮,尤其对于史实性的邮品—实寄封片特感兴趣。到台湾后即寻觅光复前后及日本据台时期之邮政资料。民国七十五年完成「台湾邮票邮戳邮资史」。上下二册共有七九〇页,其内容是光复至政府迁台,四年间所发行之邮票与邮戳形式之改变,及邮资调整情形,均有原始实物图照、文字说明力求简要

  • 文章痴迷集邮爱好者——姚振中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7期  作者:祁介東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姚振中 常熟 集邮事迹 纪念封 邮展

    有言道:「盛世兴收藏」,作为收藏之首的集邮,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兴趣爱好之一。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的集邮爱好者,集邮公会副会长,常熟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姚振中就是一位集邮活动积极分子,虽已届花甲之年,凭他的热情和干劲,为群众服务作为已任,他给老年人架起了一条方便之桥,他对老干部集邮协会的人十分敬重,有什么困难,他都能尽心全力去做,为他们制作集邮册,百分之九十出于老姚之手,为他们去集邮公司代盖纪念邮戳,而且「送货上门」,他连年累月为集邮分会会员从订票、取票到分票

  • 文章一張郵票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80、81期  作者:慧堃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邮票 集邮 友谊桥梁 保值价值 怀旧感恩

    以前的我并没有集邮的习惯,后来进入学院有位在家同学说,它有一位大陆的表弟很喜欢集邮,问我能不能将手上刚收到信,上面不用的邮票给他,寄给远方经济拮据的表弟。我被同学的诚意所感动,不但现场撕给他,并从那时后开始,收集别人不用的信笺上的邮票,代他保留,从此一张邮票为我赢来一份友谊!几年后同学回马来西亚,不再需要我的邮票,但习惯一旦养成,却不容易改过来。前几天固定每周来北海发心义诊的柯医师,他的师姐刚好也到北海参访,很凑巧看到我的一封信,问我能不能将不用的邮票给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