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隆昌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與李覯及其后裔的情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宋秀珍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李觏 人物研究 后裔 李氏宗谱 隆昌

    最大的,应该是他对李氏宗谱十二修的组织工作。庆铭老师对我的硏究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我与第二位李觏后裔师白老师的认识也眞有意思,师白老师是位工程师,他住在县城,这给我的拜访带来方便,我挑了年三十去。这也许是我自私,挑了个自己最闲人家最忙的日子去串门。师白老师不愧是名鄕贤的后代,知道我的来意,一点都没有表露我去的不是时候的意思。师白老师对我谈的更多的是他们的族人,现居台湾的隆昌先生,并吿诉我他的通讯地址。师白老师虽说退休了,我看他还是挺忙的,他在默默地做着连着

  • 文章張培爵與民初四川革命黨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4期  作者:李宗吾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张培爵 《厚黑丛话》 隆昌 谢绶青 同盟会

    人而巳。而古文更何敢冒烂熟之嘉许也。三月前,虑生计艰窘,又偕仆亲操织袜,事殊有效。将来擧家力此,尚可自食,幸无为念。惟报销案川吏不谅,驳指万五千余元,呈辩中央,仍不见谅,因公受累,不图如是之巨。彼辈追偿,从何措办,是则可忧者耳!小儿留学费,本年巳汇去,后此正不知若何?官债莫偿,私债又逼,复不肯伈伈伣伣,乞怜于心性背驰之人,来日大难,念之危悚,故人爱我,何以敎之!临书不尽百一,唯愼夏日自爱。智涵再拜,七月一日。此张君列五民国三年覆书也。列五名培爵,隆昌人。光

  • 文章宝华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劉詠嫻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宝华山 宝华山景色 隆昌 铜殿

    山面目,双峯高耸,长岭回环,而满山苍润,殊与他山不伦。抵一叶庵,已是山麓,康熙四年释见月建,旧时大殿、韦䭾殿、斋堂、左右厢寮房凡四十楹,塑像传神,奕奕如生。由一叶庵登山,石径萦回,竹树蒙翳,间有松鼠鼯鼬,跳跃树间,颇有深山景象。可五六里,至隆昌寺,山门在寺东北隅,为释三昧改建。明万历敕赐护国圣化隆昌寺额;淸康熙十三年释见月重建;四十二年赐慧居寺额;今仍名隆昌寺。入山门左折,为正院,大雄宝殿五楹,居山之中,重簷复宇,气象崇宏。对面为大悲楼,下为布萨堂。大雄殿

  • 文章初讀李著「時代見證」抒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劉力和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隆昌 《时代见证》 学术笔记 书评

    一、引言六月上旬,梅雨行将结束,但水分却仍甚丰沛,竟日滴滴答答,风雨不歇,生活诸多不便,心情也很郁闷。忽接奉李隆昌乡先生寄赠其巨著「时代见证」乙册,十分欣喜。速即拆封展阅,深感其编辑精美,内容宏富,文笔练达,史料真实,是一部极具意义经典之作。作者李隆昌君,江西黎川人,学识渊博,才思敏锐,运笔流畅活泼。系民国三十八年赣东一甲一兵应征编入十八军,有机参与金门古宁头战役,为台海保卫战,写下光荣历史。历经淬励磨练,成为允文允武、杰出国军干部。转入文职,又能

  • 文章隆昌先生的「石园随笔」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隆昌 《石园随笔》 读书笔记 文章内容 著作评述

    钻出来的活生生人,现在仍然是在爬格子堆中讨生活,不过,因工作关系,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写作后字斟句酌,去下许多推敲工作,因而有些应命文章、时间追得很紧,说要就要,难免有疏漏之处。自己眞正想写些文章,在江西文献发表,又怕别人说:已经身为总编辑,声名定位,还要「公器私用」。因此,有些文章,只能套句古人话:「藏之名山」了。九十一年三月,挚友李隆昌兄,带来「石园随笔」草稿来找我,要我抽出几天时间校对一遍,眞的,几天时间能抽得出来吗?只能利用午睡时间加班应命,等校对好了我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