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弘景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人与永嘉】陶公洞与陶弘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陶公洞 陶弘景 天文 历法 医学

    宜人。白天,洞中光线随云而变幻,云归则暗,云开则明,眞是远近殊色;夜间,拱形的石壁,经灯火映照,或如浮云,或似鳞片,迷茫飘忽,闪耀不定,堪称昏明异象。洞口散落的小水点,犹如珠帘,终年长挂,「悬崖滴水晴疑雨」。每当晨曦初上,水点经阳光的折射,恰似彩虹高悬,「洒向朝暾成五色」,色彩缤纷,绚丽无比。陶公洞历史悠久,据乾隆廿九年蓬舟和尙《大若岩志》载,三国时王玄贞、朱孺子师徒来此隐居,公元六世纪初时陶弘景又来此修炼,当时洞内建筑还是简陋的。正式建祠是在唐咸通七年

  • 文章陶弘景与陶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婁振波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陶弘景 陶山 医学家 人物生平

    昔陶山寺院有这样一副楹联:「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这副楹联反映出陶山人民对南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的怀念。陶弘景(公元四五六至五三六),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祖父陶隆,为王府参军,父亲陶贞,曾任孝昌县令。弘景小时即表现奇特,四、五岁就用荻干作笔在灰中学字,十岁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尽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他终身未娶

  • 文章「長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水寶地(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5期  作者:盛鑫夫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徐福文化 陶弘景 安期生 象山县

    县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安化乡」,就是安期生羽化成仙之地的意思。四陶弘景,字贞白,是南北朝时人,生于公元四五六年,卒于公元五三六年。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的陶弘景,亲历了宋、齐、梁三个王朝。陶弘景自幼聪慧好学,过目不忘,更因家族渊源,使他衣食无忧,史载他「神仪明秀、朗目疏眉」,长得一表人才。不到二十岁,就被刘宋王朝的丞相萧道成赏识,推荐他伴读当时的「太子党」们。三年后,大权独揽的萧丞相逼迫刘宋皇帝「禅让」,自称齐高帝。不久,陶弘景被提拔为「左殿卫中将

  • 文章江宁药圣陶弘景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陳君樸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陶弘景 江宁药圣 本草集注 药物本草 山中宰相

    陶弘景字通明,江苏江宁县南西鄕下里人。读书万余卷,对药物本草特有硏究。梁武帝时,集汉魏名医所用之药品三百六十三种,著为「名医别录」后又著「本草集注」,为我国本草书本沿革中之古代两大名著。其于齐高帝建元壬戌时年仅二十七,即引为诸王侍读,三十七岁时脱朝服以辞官,隐居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除擅长山川地理,阴阳星算,特精通药物本草。后梁武帝蚤与之游,即帝位后每遇吉征讨大事,常往咨请,但征之不出,故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八十一岁,无疾而终,容不变色,屈伸自如,赠中散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