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陈氏家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螺江陈氏及其家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3期  作者:陳天培 出版时间:1997-07-31
    关键字: 螺江陈氏 陈氏家谱 陈宝琛 陈氏源流 陈友谅

    世居福州郊区螺州镇的『螺江陈氏』,据说是元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友谅之后,由河南光洲固始县迁来,当年入闽后,陈友谅子孙无处立身,便隐祖埋名远徙生息。查《螺江陈氏家谱》上有载:其先祖陈广于明洪武间由新宁(今长乐县)迁来。但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螺江陈氏迁居螺洲后兴旺发达,『江山代有人才出』,自明至清,有廿一个进士,其中最为壮观的是清朝后期刑部尚书陈若霖的长孙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寳琛兄弟六科甲。陈寳琛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曾任末代宣统皇帝的师傅,官至补正

  • 文章螺江陈氏及其家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6期  作者:陳天培 出版时间:1997-10-31
    关键字: 螺江陈氏 陈氏家谱 陈宝琛 福建望族 陈氏源流

    北京大学桃李满天下的著名老教授陈岱孙等,都是『螺江陈氏』的后人。『螺江陈氏』名人辈出,其家谱亦是一部颇有影响的福建族谱:在福建师大,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等处都有收藏。这套《螺江陈氏家谱》共二十四册,最早修于清乾隆癸未年(即公元一七六三),一八二〇年即清嘉庆庚辰年由陈氏第十四世孙刑部尚书陈若霖倡议续修并作序,与初修家谱相距五十七年。第三次重修是在民国廿二年即一九三三年,由十七世孙太子太傅陈宝琛以八十六岁高龄主持修成。这套家谱的第一部分,简介福建

  • 文章(拾、氏族世系堂联:一、氏族简介)陈氏颍川堂发展简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陳炳堯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陈氏 颍川堂 秦代 历史沿革 清明节 家谱

    擧人数人,我所知道的陈自遂陈有庆是文秀才,名震鄕里。我新中族有陈章琳先生,幼极聪慧,天才横逸,于十八岁入文秀才,不幸患怪疾,三十五岁溘逝,还有陈名溶、陈名钟、陈章宜(陈时昌之父),均为文秀才,在民国初年相继逝世,我最高祖陈于志,曾为砀山县正堂官,高祖陈上筹为翰林院编修,先父陈学波为前淸优贡,我才七岁,家父去世,仰赖贤母谢氏与胞兄陈绍廷敎养成人,于今思之,深恩未报,痛念曷极!我自幼记忆新中族家谱字排次序:「三二百千仲,于文通永寿,有元科居上,万胜道名章,家学

  • 文章续修家谱教育后代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陳邦仁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编修家谱 家族史 陈氏宗谱

    的形成、变化、迁徙、发展的历史,所以都很重视家谱的编修,藉以保存本家族的血缘亲族史、家族繁衍史、姓氏史。修谱可以延续历史,可以教育后代饮水思源不忘本。任何一部家谱,都能显示出生生息息的寻根意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同化力、亲和力和认同感。我的家乡—江苏省阜宁县,陈氏一二九世二门族人聚集者众。二年前,几位有识之士的族人,他们遵循祖训,不遗余力地筹划五修陈氏二门家谱陈氏从舜帝始,绵延一百几十代。而今陈姓在全国已有八千万人口。而这次修谱与上次修谱已相隔十年了,人口

  • 文章阜宁旅台陈氏宗亲活动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陳大拔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阜宁旅台同乡 陈氏 宗亲活动 编印家谱 祭祖

    陈重庆、陈雄文、陈雨人、陈必佳、陈德灿、陈光华、陈一人、陈建武、陈汉人、陈侑民、陈德云、陈德佐、陈尙安、陈德超等宗长,当经决定因北市已有陈氏宗亲会之组织,当不能再申请,故暂对内以「江苏阜宁旅台陈氏宗亲联谊会」名义进行对旅台宗亲作详尽调査登记,编印家系谱,幷筹备于每年淸明节遥祭祖先幷联谊,当推陈大拔为会长兼负责编印事宜,陈昌圣为副会长兼负责联谊事宜,陈昌骝负责总务事宜,陈建武负责财务事宜,幷即遵照决议行事。(注:祭堂翦影)㈡编印家系谱吾陈氏乃舜帝之后,全国乃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