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长城遗址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境内长城总长三千公里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山西长城 长城遗址

    据五月十五日香港「文汇报」报导,据大陆有关人员考察发现,山西境内长城遍布,总长广达三千公里。报导说,过去一般认为山西境内的长城仅限于雁北、忻州一带,长不过千余里。这次考察在山西境内的许多地方都发现长城迹址,其中不仅有「秦长城」,还有战国时的「诸侯长城」、明代的「内长城」和淸代防御捻军的「黄河长城」等,总长度三千余公里。

  • 文章辽阳境内辽东长城遗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王秀麗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辽阳 辽东长城遗址 《全遼志》 军事建筑 防御系统

    断断续续,一般存高〇·二〇~〇·五〇米,黄泥洼以东一般保存较好,遗址清楚,最高一·〇〇~一·五〇米。当时的城墙成梯形,上窄下宽。筑造长城选择的地形,在辽阳地区是按「因河为固」的原则,以太子河有利地势,沿河筑造,墙外以河为防线。在长城内外,还有许多军事建筑和防御设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烽火台,是建在长城线两侧,负责瞭望敌情,传递信息的设施。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多数因山势而建于高埠之上,距离不等,有三十里置一烽,有十里五里置一烽,还有二、三里一烽的。台上筑有守望

  • 文章専载 沿着古代中国长城发见的东西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英·斯坦因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考古 遗址 文物 玉门关 长城

    在敍说从中国长城遗址所得特到有趣的东西以前,为方便起见,可以将第二章所曾简单述及的历史事实复述一遍,这可以使这道边墙的建造呈露光明,并可以说明边墙主要的目的,当西元前一二一年(元狩二年)汉武帝在南山北麓将匈奴人逐出牧地以后,立刻在供他的前进政策作向中亚前进之用的通路上建立了军事的根据地。汉书说在同时展长中国古代的长城,开始向西建造一道城墙。目的自然是为着要保护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贸易和政治发展而辟的大道。其时匈奴人在北部沙漠地带还依然纵横跳荡,谋这条贸易同

  • 文章中国南方长城(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3期  作者:蔡業成 出版时间:2007-03-10
    关键字:长城 历史发展 遗址 苗疆边墙

    墙犹存,眼前仿佛又出现金戈铁马、烟硝弥漫的杀伐情景,令人惊心动魄。2.黄合营城堡黄合营原称王会营,因位于黄合乡的西端,乃易今名,本是一条通往贵州铜城地区大兴寨的古道口。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为加强军事为守力量,乃在边墙经过的山顶上,添建了城堡,周长二六〇多公尺,辟东、西、南、北四门,各配置炮台,威力陡增,是南方长城沿线最重要的据点。今城堡遗址与边墙残存部分,痕迹尚在,可供历史的见证。3.黄坡屯城堡黄坡屯城堡,位于黄合乡东北端的穿岩村山顶上,东与茨岩乡寸金村接界

  • 文章大同的軍旅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李彬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山西大同 军旅文化 白登古战场 长城 德胜堡 平型关战役遗址

    隆庆年间,明朝与蒙古鞑靼部化干戈为玉帛,交往开始密切起来。德胜堡边城也开始了新的局面。由双方订立了互市盟约,贸易在这里兴盛起来,成为大同边塞的一处重要贸易市场。如今的德胜堡,正在成为大同吸引中外旅游者的一处新景观。平型关战役遗址平型关位于灵丘县白台乡境内,距县城30公里,是明代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与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齐名。这里关山重叠,沟壑纵横,自古是兵家争战之地。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八路军著名将领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摆开

  • 文章南陽的底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董振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南阳概况 人杰地灵 恐龙蛋化石出土 南阳历史 楚长城大关口遗址 南阳作家群

    张平子碑》)的一代先宗,死后竟如此草草地归于一捧黄土,悲哉,壮哉!好在之后不久,一座仿古式、占地面积百余亩的「张衡纪念馆」在墓地处拔地而起,寄托了当今南阳人民对这位功勋卓著的天文科圣的无限追思。南阳仿佛是文物、胜迹的集散地,河南省第一个猿人化石——南召猿人化石遗址(南召县),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大关口遗址(方城县),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封侯地——博望故城(方城县)等古遗址上百处。以三国文化和汉文化为代表的故址、石刻、建筑、出土文物更是随处可见,南阳「汉画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