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里中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怀同乡好友张理兄德音永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悼念 同乡

    鄕兄忠直廉介,慷慨好义。旅台后,民国四十年余于役宜兰,始与相识;因其热情洋溢,遂一见如故。嗣渠调升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总局服务,每相遇,辄畅论时事,关怀党国大计,所谈多忧患之思,言人之所不能言!心殊感佩!而对于工作,则恪尽职守,始终如一。因之对其所论在大陆从事抗日、剿匪与政府之业绩,亦深致钦仰。顾以其为人择善固执,遇于人有争议不决时,尝以余之一言而解,心尤敬而韪之,其令弟剑华为国立政治大学校友,学养深厚,历任中国国民党改造时期之港澳联络员,并兼茶湾区工厂

  • 文章肝胆相照 热情如火——痛悼张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李正中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同乡 兄弟 悼念

    民国五十年前后,经华心权将军介绍,接识了理与剑华先生昆仲;其后时相过从,我们不仅因鄕亲关系,风俗礼仪,生活习惯,完全融合,而且对国家处境,社会变迁的看法,更是一致。理兄夫人裴心之女士,学养有素,文笔清利,相夫敎子,数十年如一日,可谓典型之贤内助;剑华之夫人,刘达瑜弟妹,秀丽端庄,有治事应变之材,堪为女中俊杰。尤为幸运者小儿李平在加拿大多伦多经友介绍,于民六十年后与理兄长女孝恭小姐结褵。孝恭贤淑典雅,善事翁婆,更为我李氏家门,增辉不少,因为鄕情与亲谊

  • 文章追憶先師楊雲史先生(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先师 杨云史 《长平公主曲》

    苏东坡七古以外,槪不入目。要我照样的专做唐诗,不学宋诗。又指示了不少学诗的门径。遂兴辞而出。此为初次晋谒的记忆,那种诚恳诲人的态度,眞是不可多得。可惜我后来远游各处,读书杂而无章。做诗也未能悉守师训,现在想来,深为抱愧。二、里中三年先生这次在里中,连续居住了大约三年,我承敎的机会很多,那时鄕风古老,晚间没有访客的规矩、而先的习惯,恒彻夜不眠,所以第二次起牀盥洗宣毕,总在下午四时左右。我去的时间(待续)

  • 文章端午後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端午节 菖蒲艾草 雄黄酒 杨万里

    脂粉亦季新。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盼,歛笑动微嗔。献珰依洛浦,怀珮似江滨。需待恩光接,夜奉衣巾。」唐代的杜甫,有端午日赐衣诗,宋代杨万有端午独酌,元代张宪有端午词。而明淸之间,诗人咏此亦不少。民国荣县赵尧生亦有端午词,提到「菖蒲花开,彩舟龙舞」。家鄕富顺自流井一带,在端午日,家家户户无不悬挂菖蒲艾草、包粽子、吃苋茶、饮雄黄酒,又以之泼浇壁及墙下,为小孩额上写一王字。并割肉一小方,大蒜几颗,抹雄黄酒

  • 文章從軍前後(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5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军校 《粤吟》 《万里行》 《不朽》 《冬雪集》

    续上期)三、不怕流血怕流泪进了军校,一切生活与普通学校不相同的。早晨五点钟起床,不想起来也得起来。晚上九点钟就寝,不能睡觉也得睡觉。这是初步训练。我们做入伍生,夜间轮流値班守衞,这时正好引起——黄埔玩夜月,珠江听潮声——的诗兴,我在黄埔军校写了一部「万行」长诗,其中一部份诗稿,由同队的广西同学寄到桂林的民国日报发表,全部诗稿于赴惠州途中遗失了,这是我最难过的事。但我为什么要写「万行」这部长诗呢?我在「粤吟」诗序裏有一段记载:万行者,为一幻想曲

  • 文章靈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4期  作者:張兆明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万里家山一梦中》 常熟 寺前街

    浦薛凤先生在「万家山一梦」一书,记载一则灵异事件:他的同班同学钱宗堡,因肺病,不幸在美国「与世长辞」。当年(按指当时一九二三年左右)医学界对于肺病尙未发现有效药剂。嗣后,闻其父钱南山丈,某晚照例往寺前街章成兴酒店略饮绍兴酒,堂倌设置一转一侧酒杯竹筷两副,询以何故,则云「老爷进来时,看到有一位少爷跟随在后。」说者谓宗堡魂灵出现。翌晨南山丈即接北京清华学校转告宗堡不治噩耗。」以上引录原文。寺前街是常熟的寺前街。钱南山也是常熟的叔伯辈,分明是魂灵飞越

  • 文章遠行——向鄉先進,我的老師,學長辭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0期  出版时间:1990-08-20
    关键字: 台南一中 研习营 物理系 马里兰大学

    按白偉武君係白可達鄕長之公子,品學兼優,肄業臺大時,每學期均得同鄕會奬學金,是同鄕中一位前程遠大的傑出靑年。 —編者—

  • 文章緬懷旣往,策勵來茲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6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同乡会 春节团拜 北平壮志万里行 苦难成长 寄望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同鄕会春节团拜,瞬间又已到来,自从三十八年开始,算来已有三十五个年头,换句话说,同鄕们的聚会仅仅三十五次,但以时间而言,已渡过了一个人的大半生,焉能不令人怵惕!三十五年来,我也许错过许多别的聚会,但对每年的同鄕团拜,却从未缺席。为甚么?一种潜在的意识,每次聚会,看到各位鄕长仿佛是自已的父母,见到诸位同辈,似乎是自己的手足;每聚晤一次,心灵上所得的满足与欣慰,又鼓舞了新的勤奋努力的意志,尤其是我们这些从抗战苦难成长的一代。犹记卅年春

  • 文章唐朝畫家——吳道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7期  作者:方國鐸 出版时间:1988-01-03
    关键字: 吴道子 画中四圣 兰叶描 嘉陵江三百里图 观音像

    书法学于张旭。前面已经说过,虽然他初期的画笔,仍带有六代脂粉习气,但中年以后,博摄各家之长,然后加以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行笔放纵,不受前人束缚,脱尽凡俗。画路也非常宽广,不但佛像、山水画得好,而且人物、鬼神、鸟兽、台阁、草木,无不冠绝一时,所以世人称他为「画圣」。他在一生仅仅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的寺庙,所作的壁画作品,就有三百多幅,他的功力和气魄,无人能及。㈠气魄豪放的山水画——代表作是——「四川嘉陵江三百图」他的山水画是不着色,创用水

  • 文章枣阳一上学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衛光立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幸运被录 开学报到 枣阳一中介绍 十里不同俗 木梳蓖 洋布装束 南北口音 方言对话 条件艰苦 伙食简单 洗刷不便 农业合作社 贷款上学 享受助学金 整党整风 反右斗争 后期平反

    民國31年(1942年)生於棗陽太平區。棗陽師範學校畢業。曾在人民解放軍服役至正團職專業。後在襄樊市地方誌辦公室任職,已退休。曾主編《襄樊市誌》及多部地方文史書刊,著有《燃燒的夕陽》等多部文學作品。育有三女。現住襄陽。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