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板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寺絕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郑板桥 古寺绝对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县里山中有一古寺,寺门上有一上联:寸土为寺,寺旁吟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个上联很难对,因「寺」与「诗」都是用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月」字则是从相联的「明」字中析出。「明月送僧归古寺」又是引用的一句唐诗,最后还要用第一句里的「寺」字押尾。所以一直无人能对上。一次郑板桥来深山见到森林遭受乱砍滥伐,十分愤慨,便挥笔对出了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斧斤以时入山林」一句出自《孟子》。(录自

  • 文章郑板桥与潍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敬軒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潍坊 郑板桥 学风 状元胡同

    阅读「山东文献」第八卷第三期,谢英才鄕长大作:「潍县的风水和曹王两状元轶事」。因而忆起幼年在家鄕尝听家父所讲郑板桥为潍县县令时一段故事,更引起思亲之念!据当时家父讲郑板桥的故事时说:「淸季郑板桥曾在山东曹县及潍县作过两任县令,均政绩裴然,潍县在山东一百达八县中,向属富庶之县,除地壮民胞外,在经商方面更富经验;全省各县市,甚致江南一带,「祥」字号的绸缎庄,均系潍县人所经营,其富冠全省,但在敎育方面与经商相比,则较为逊色。」据说:郑板桥不但为官淸廉,诗词书画

  • 文章拜读「郑板桥与范县」文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读后感 学者论述 郑板桥 新乐府

    版),我如获至宝似的,发现有篇「郑板桥与范县」的大作,更感亲切。因为我也写过「郑板桥在潍县」发表在中副上。但对郑板桥在范县的史料所知就不多了。所以我对该文一读再读,发现其中有段诗词,记载似有错误,不知有否更正过?特提出来就敎于诸鄕长、先进们,以免误导读者。查该文刊于第三页,载:「板桥眞正尽到了「父母官」的职责……他同情穷人的心肠,是别人不能企及的。脍炙人口的两首形容农夫织妇的五言绝句:『耕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

  • 文章郑板桥与范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楚同  出版时间:1983-12-20
    关键字: 郑板桥 范县 正误 人物传记

    读「山东文献」第九卷第二期,王敬轩先生所撰「郑板桥与潍县」一文。其中有两项错误记载,其一是:「祥」字号绸缎庄,均系潍县人所经营。」错了!享名全国的「八大祥」不是潍县人经营的,而是章邱县旧金鎭孟家的老买卖。鄕人惯称之为「九金孟家」。所谓「八大祥」包括总号分号在内,例如:瑞蚨祥总号、瑞蚨祥鸿记、瑞蚨祥昌记、隆祥、庆祥、全祥、谦祥……仅在济南市就有十三家之多;全国各大都市,分店多至一百二十余家,都是章邱旧金孟家的老生意,绝不是潍县人经营的。这是旅台老一辈的同鄕

  • 文章郑板桥为潍县县令之轶事数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徐守玉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郑板桥 潍县县令 轶事

    (一)書畫受騙,有縣民某者,雅慕鄭氏之書畫,多方央人求之,鄭耳其人無行,不屑爲之執筆,此人乃極力設法,誘鄭入彀,冀得其墨寶,以增其身價。鄭以無備,果墜其術,鄭常於每下午公餘之後,出東關商區外之曠野中散步,獨自一人盤桓良久,直至昏黑始歸,事爲求書畫人所探知,乃於鄭氏每日所散步徘徊之附近搭建簡陋之茅屋三間,內部設置極爲幽雅,己則扮作隱士外貌,鄭一見大喜,乃緩步入室閒敘,此人乃命書僮烹茶,鄭飲茶後精神倍增,此人云,家居煩囂,不耐俗務之擾,不得已來此絕境以避,鄭...

  • 文章小故事中含大道理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拙誠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小故事 大道理 郑板桥

    被他偷走了。」㈡数字说话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长时,看到一幅春联写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他就立即派人送去「衣」物和「食」品,因文中明显缺衣无食。有一位太太写信给她先生;先生拆开一看,只有「五三六」三个字,她先生就赶快买米送回家,因为他俩都是学音乐的。会知家中少米啦!

  • 文章游潍坊博物馆郑板桥展室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郑板桥 潍坊 博物馆 艺术评论

    每次回山东潍坊家乡探亲,必至潍坊博物馆郑板桥展室观赏他的诗书画,消磨上大半天的时间,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在漫长的历史上能诗善画的不乏其人,为什么郑板桥的东西,历经二〇〇多年之后,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传越盛呢?也许在于郑板桥坎坷一生,悟出了人生之眞谛,也许艺术达到醇熟的境地,「墨点无多泪点多」能感人至深。板桥,名郑燮,出身贫穷,四十岁之前处于清贫挣扎之中,后中进士作官,也不十分得志,花甲后十几年操旧业沿街卖画,反而是他最辉煌的艺术高峰。郑板桥一直处在社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