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统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易理窥见中国之道统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4期  作者:陈立光  出版时间:1989-01-16
    关键字: 易经 道统 宇宙 生命

    两月以前,本人曾在此讲堂中,答允诸位讲述一次有关中国文化中之道统,并先约略说明其与其他文化不同之处,曾谓资本主义文化,以英美为代表,其特征为「重财而轻德」,充其极,人为财奴;共产主义文化,以苏俄为代表,其特征为「重物而轻人」,充其极,人为物役;三民主义文化,以中国为代表,其特征为「重人兼重德」,充其极,人终是人.人能宏道,道能济世,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兹先从易经浅释说起,再言中国道统之形成,因此而认识中国,更信其能拯救世界。㈠易经浅释吾国祖先重视宇宙间

  • 文章中山先生与道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道统 孔孟之道

    民国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晋见 国父中山先生时曾问:「先生革命之思想基础为何?」中山先生回答说:「中国有一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继承这一道统,而要把它发扬光大耳。」当时并没有谈及道统的内容,但他的革命理论已经贯注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以及三民主义。虽然当时他还没有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文言的版本已经发表。(一)道统的体系言及道统不能离开门徒追记的语论:一、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

  • 文章總统 蔣公悼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5-04-30
    关键字: 悼辞 道统 民心 盛德 丰功

    道统继绝世,四维挽民心。盛德侔天地,丰功迈古今。

  • 文章人理學之硏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人理学 格物致知 理学 道统

    我子孙黎民,尙亦有利哉。」我们在千古以下,读到这段话,仍会感到无比的鼓舞,无怪诗圣杜甫曾歌颂希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由于大学是「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主纲是「明明德于天下」,笔者以后知后觉的有利地位,以孔解孔,提出「格物」应是「人性」亦即「全人格」的正确规范与理解,「物格」就是思想贯通的境界,其间不必有「天理」、「人欲」之分,但凭人性同然之恕,「将心比心」,以求二人以至众人和谐相处之「仁」,其方法则为「允执其中」,此乃我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道统眞传

  • 文章曾文正公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6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曾国藩 修身养性 道统

    中国道统,至大至久,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清代大儒曾文正公者,斯乃垂统可继之人也。公名国藩,号曰涤生,道光进士,两江总督,创建湘军,平定国乱,诚有清一代承传道统之人也。公之修身也,有五箴:曰立志,曰居敬,曰主诚,曰谨言,曰有恒。公之处世也,本乎天地君亲师,而以君为中心。公之持身也,本乎仁义礼智信,而以礼为中心。公之待人也,本乎温良恭俭让,而以恭为中心。公之治军也,本乎智信仁勇严,而以仁为中心。公之谋道也,本乎定静安虑得

  • 文章認識中華文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黃錦鋐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道统 道德 宗教

    一般人谈到中华文化道统,都会历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集大成。而读书人也以继承中华道统为荣,韩愈论中华道统时就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隐约而以自己为继承孟子道统之传人。以后朱熹也说,孔子之道,传至孟子,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有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详见大学.章句序)而以自己私淑二程继承孔子之道统自居。然而孔子

  • 文章鄒豹君敎授致本刋編者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禹贡时代 科学与道统 屈万里

    历史不敢提明。⒊长江与汉江处于平等地位,证明时代较早之时,还未搞淸楚汉江是长江的大支流,误认长江与汉江是两条独立的河,东流入流。⒋禹贡(尧时)的南界(指最南之地)是衡山。舜死在衡山以南,证明舜时中国南界比尧时偏南。这成书时代似在尧时而非帝舜。⒌九州之内不提粮食作物。那时候各州尙无固定的作物,不便载入。这些都是由比较而来的证据。商务是否付印我书,尙未接信。中国人相信有道统,这个不能成立。如了解科学,道统是假设的,是阻碍进步的。过去屈万里敎授力言朱熹好,我反对

  • 文章「中」為中國文化之基礎,亦為立國之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1期  作者:葛建業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孔子 天道 中道 道统

    所以说,这种「中」的文化就是当今世界人类所欲寻求的主流文化及孔子的智慧也!贰、「中」是中国的道统,亦是中国的立国精神:一、《尙书·大禹谟》:舜授禹的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章句序》:「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从以上两段引文

  • 文章诛雠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黃守漢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人生抒怀 两岸关系 道统

    匡扶汉室壮怀伸,传檄同仇灭暴秦。舞剑心存除迎算,从戎计决挽沉沦。尼山道统严褒贬,少夘诛邪乱假眞。安得铁骑驱百万,期年跨海扫胡尘。

  • 文章朱熹兩度到豐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7期  作者:傅紫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朱熹 丰州 青蛙 圣贤道统 双乳山

    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懈,使邪恶势力,不敢也不能加害于他。这种心路历程,眞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天人交战才从痛定思痛中蜕化出来。从前民众,对于一位在仕途上不得志的大学问家,很愿意穿凿附会一些神话来显示他的身份,以符合其超凡入圣的地位。这也正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移情作用」。在史书上,很多忠臣、义士、贤吏、孝子、贞妇都有各种神话,不妨举一例视之。朱文公曾经说过:「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贤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因此,他竭其精力,以穷硏圣贤的经训,著作等身,其中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