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德文化共返回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粤东的善堂与善堂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粤东地区 善堂 社会道德文化 善举 兴办义学

    善事。一九九五年饶平海山存心善堂发起,成立「粤东闽南沿海善堂海难共济会」,协调救助沿海的海难,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善堂恢复活动以来,在帮助特囷户、残疾人和支援灾区,修桥铺路,施棺义葬方面,为社会做了不少工作。善堂和善堂文化,是粤东的重要特色之一,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辞辛劳,义务从事慈善事业,它也是中国道德社会中,一个耀眼的闪光点,是中国逐步走向更加文明的社会风范。老一辈人的爱心和慈善行动,不但値得后人的赞扬,更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

  • 文章中山先生學說中知德福三合一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鄔昆如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孙中山学说 知德福三合一思想 道德文化 中西文化

    设计课题。这课题的终极追寻,必须有清楚的交代。中山先生集中西文化之大成,他说:「人类进化的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20]「大同世界」、「地上天国」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是融中西文化精华,是道德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炉的概念,是人性和神性交会之处,也是中山先生在进化理论中,把「人性」定位在「诉求神性」的前瞻中。肆、结语三民主义哲学—如传统数千年

  • 文章白屋嘉言㈡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江都任中敏錄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吴芳吉 语录 道德 文化

    只趁热闹,无足能救济人心世道者也。幸各摄心读书,期于远大;而于至德要道,尤当实践,处处为人类楷模。此中效用,胜彼趁热闹者多矣!(十三年与周光午)处世之道,大概对待小人容易,对待君子甚难。因今之所谓君子,每事事计较;道德愈高,而气量愈小。(十四年家书)数载以来,师范敎育大兴,文化运动勃起。实则师范兴而敎育亡,运动起而文化灭!谁解大节当前,细行不苟之高义乎哉!(十四年与邓绍勤)吉性以愈处穷荒孤寂之地愈感趣味,而诗思亦愈以佳。故心欲与世相亲,而身欲与世相遗。譬彼

  • 文章国父有关 中华文化之重要遗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硏究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文化 道德 民族进步

    一、「中国从前能够达到很强盛的地位,不是一个原因做成的。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亚洲古时最强盛的民族,莫过于元朝的蒙古人。蒙古人在东边灭了中国,在西边又征服欧洲。中国历代最强盛的时代,国力都不能够越过里海的西岸,祇能够到里海之东,故中国最强盛的时候,国力都不能达到欧洲;元朝的时候,全欧洲几乎被蒙古人呑并,比起

  • 文章国父诞辰 浅谈中华文化特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诞辰纪念 家族 道德

    理性是为人,理智是为我。譬如父母为其子女服务,没有条件,这是理性的。西方人的子女,对其父母大多是理智的,而非理性的。中国人向以孔孟文化为传统精神,孔孟敎人,千言万语,归于理性二字。二千多年来的「理欲之争」、「义利之辨」,可常在书中发现。孔子讲的「仁」、大学中的「明德」和中庸里的「率性」,就是理性的意义。所谓理性,就是「行其心之所安」,心安理得就够了,所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以及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无一件不是出于理性的行动。二、道德文化道德是人类行为

  • 文章詩鐸爲現代青年樹立新型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道德规范 品行操守

    一、先孝悌裕後蕃滋元物性,光前報德適人天。敷榮連氣同根發,繼往開來一脈傳。幾見虎狼甘自食,何堪其豆苦相煎。中華道統弘仁愛,挈矩宜從孝悌先。二、尚立志鐵杵成針志意堅,微言早悟李靑蓮。心精旣沛宜涵養,力果方盈莫棄捐。天地中和歸至德,聖賢學術在陳編。民胞物與元同命,好啓昇平億萬年。士當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爲一生志業,詩旨本此。心精、力果皆言志氣。三、主内省二三其過執能賢,頽惰自甘猶倒懸。不信藐躬何以立,無謀冥索亦堪憐。欲袪...

  • 文章认识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黃錦鋐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道统 道德 宗教

    述而不作。继承古代文化的道统,当然也是这样的。不过,孔子所继承的道统,因素没有改变,而层次轻重却改变了,孔子把道德的层次提高,政治的层次降低了。在商殷时代,认为天是帝王的祖先,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商颂)。到了周代,已逐渐在改变这个观念,认为天不是那一个人的祖先,天是公正无私的主宰,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卅一年),天是辅佐有道德的人。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认为学问道德修养好了,然后才可以出仕,所以子羔为费氏宰,孔子说是「贼夫人

  • 文章談談如何進德修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道德修养 知识修养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这就是他基本知识的修养。所以他的成功,是并非偶然的。可知靑年人如何以自我敎育的方法,去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实在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现在我祇就道德和知识的修养方面和读者谈谈。第一,在道德的修养方面说,现在因为旧的道德已经动摇,而新的道德尙未确立,所以一般靑年,莫不感到迷惑徬徨,进退失据,终至不幸的沦于烦闷和苦恼的深渊。但这种情形是不能持久的,「道德的假期」是不会太久的。这里我们更须了解,旧的道德标准,是以先天为范畴的,而新的道德

  • 文章我国商业文化·确优于西方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伦理 道德 商业文化 经营方法

    在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温州人的勤、敏、冒险精神,缔造许多令人钦羡佳绩,但内外风评却毁誉参半,要建立今后温州良好企业、商贸形象,必须要重新宏扬优良传统文化;坚守诚信原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价廉物美,薄利多销」,方能在剧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文章推廣「守平之道」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王衡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守平之道” 思想推广 社会文化 道德伦理

    雩都 王衡凡天下事守平則安,不平則鳴,推而廣之,妙趣多方,總而言之,姑名之曰「守平之道」:身心要平衡,勸人要平和,處世要平穩,氣候要平常,環境要平靜,人人要平安,利益要平均,分攤要平分,建造要平準,管理要平治,表面要平凡,心理要平淡,做事要平實,人權要平等,車軌要平行,起立要平身,冤屈要平反,大衆叫平民,一生叫平生;自乘叫平方,平地叫平原,國劇叫平劇,同輩叫平輩,普通叫平平;處人要和平,處事要公平,自我要心平,批評要持平,起步要氣平,測量要水平,行船要風...

共57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