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辽代建筑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胜古迹)白塔(华严经塔)经纬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1期  作者:胡莉娜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华严经塔 宣教寺 辽代建筑

    万部华严经塔,蒙语叫「查干索布日格」,建于辽代圣宗年间(公元九八三~一〇三〇年),原为辽代丰州城内的一座宗教建筑物,到了元代,寺名更改为宣教寺。该塔是一座八角七级砖木结构的佛塔,基座周围五十六米(周长),直径约十八米。如此庞大的塔体建筑物,采用传统的夯土地基浅埋基础做法,并且大量运用水平悬挑及周箍拉接的木骨构架的结构,同砖砌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提高和增强了塔体的水平稳定性,为辽代砖塔中少见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明初,丰州城毁于战火,其它建筑荡然无存

  • 文章站立在雙塔山頂上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9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00-02-08
    关键字: 双塔山 故乡热河 承德名胜 辽代建筑物

    引经据典较有系统的考正,论述颇为详尽,请参阅宋文,不再引证。)但今日双塔山附近居民仍有传说双塔山顶有辽国太子墓。」据笔者这次亲眼所见,有谓「小庙」使用之砖较大,应为辽代建筑物,勿庸置疑,绝对不是坟墓或墓塔。其次,在《承德府志》卷十六:滦平县——载有清高宗御制双塔山诗一首,可资参考。关于现在那座旋转梯,虽然上下方便别具情趣,但与双塔山互不相称,一古一今非常不调和,却破坏了自然景观。闻地方政府奉中央命令,限期在一九九九年底拆除完毕。回复旧观,自然的景象。笔者有幸

  • 文章故鄕寶塔 海城金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李向東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古建筑 金塔寺 契丹族 辽代

    上方有四垂宝盖,宝盖顶上的飞天体态轻盈,神情活泼。塔身上第一层塔檐下有砖雕斗拱,每面明间三朵,转角一朵,为三铺作七硒斗拱。其余层塔檐则采取用砖叠涩砌法出檐,现已严重剥落。塔顶部分已颓废,塔刹已不存。在金塔北面原建有金塔寺,后毁,现存寺建于明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年),寺内原存明万历三年、万历二十九年、乾隆四十年、乾隆五十年所立石碑,记载了重建金塔寺及后世修缮情况,但对金塔的建筑年代却未提及。从金塔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判断,塔及原寺应建于辽代晚朝,寺院毁于元末,唯塔

  • 文章應縣木塔之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張平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应县木塔 世界之最 辽代文物 中国古建筑

    了木结构绝缘封闭式避雷。七、给木塔赐名的第一个皇帝是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木塔建成时,道宗皇帝亲赐为“释迦”塔。八、保存最完好的辽代壁画、泥塑原物,应县木塔中的最典雅。九、迄今我国所见最大的古代布吿是在木塔内发现的明成祖永乐二十年的大布吿,它是版刻墨印在纵九四.五厘米,横二六七厘米的白麻纸上,内容是推行钞法事。十、木结构建筑主要构件——斗拱,式样最多,应县木塔的斗拱共有六十多种,集斗搛形制之大成。十一、国内罕见的辽代文物,一九七四年在应县木塔内发现。专家称“件件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