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象山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象山的东、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期  作者:△老粗▽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象山 往事回忆 历史故事 象山 抗日战争

    要求他讲故事,他会很正经的叫我们把当天老师上的书背给他听,背得很顺熟,他就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背得不顺口,他就扳起面孔,赶我们快去唸书,并且说:「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听故事、说笑话,那好算正事,千万不可荒废学业,国家的富强,人类的幸福,将来都靠你们年靑一代的读书人去努力谋求的」,说完他拍拍屁股走了。有天晚上,他从批判东吴乔国老贪赃枉法,把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成亲,扯到象山东、西的建造经过,他说:「传说象山最早设立县治,首任知县接篆之后,灾患频仍,连年歉收

  • 文章故鄕勝地憶諸山(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期  作者:則嚴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长广溪 惠山 三茅峰 象山

    余家,每年收获丰富,故该处村民,大都生活优裕。当春光明媚之时,吾人信步所至,但见一片红霞,每枝桃树都在开花,眞是「千朶浓芳一树斜,一枝枝缀乱红霞;」令人目迷神怡,尤以苍松翠柏衬托着,风景更为美丽。羣山之东,有长广溪,这条河流,南达太湖,北通城区运河,可达省外各地,沿湖一带排列着像屛障似的山头,最高的是军嶂山山峰,与惠山三茅峰相齐,耸入云间,山上有静寿,殿宇巍峩,抗战时为敌兵焚毁一部份,胜利后由地方人士醵资重建,较前更为庄观。南北两象山,形状宛如两只活象,鄕

  • 文章蒙頂山與儒雅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7期  作者:孫茂煥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 蒙顶山 儒雅洋乡 天寿 象山文化

    十月初一登蒙顶,奇观日月并同行。佛国天寿华藏殿,云雾香茶留客心。蒙顶山是浙江沿海的名山之一,屹立在象山半岛西部儒雅洋鄕辖区,因春夏常有云雾蒙顶而得名。海拔五八四•九米,素有「登蒙顶而众山小」之说,又称「象山屋脊」。山座十余平方公里,山顶有四个并列山峰,宛如一对双峰骆驼先后向无际的沙漠奋进。人们陡登山峰,群山拜在脚下,都像恭敬孝顺的儿孙,逗人喜爱快慰。站立顶顚,视野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举目山外环水,周视茫茫大海,船只逡巡其间,「孤帆远影碧空尽」,身入胜境

  • 文章赵五娘象山寻夫升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7期  作者:許土根 梁德華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赵五娘 象山 升天 弥陀寺 蔡伯喈 寻夫

    象山县爵溪鎭白沙湾村有座弥陀内有个站立著的女菩萨,身着黑衫蓝裙,一缕青头巾,裹着蓬发,且面容憔悴,一副凄惨相。她叫赵五娘。这个女菩萨是怎么来到象山的呢?这里还有一段奇妙曲折的故事哩!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象山爵溪洋外,有座甚为繁华的都城,叫东京府。这一年,正是大比之年,有个名叫蔡伯喈的穷书生,心想上京应试却又苦于没有盘缠银两。他的娘子赵五娘,得知相公的心事之后,便到四亲六眷处凑借了银两,劝送伯喈安心赴京赶考。自伯喈去后,一直没有音讯。五娘在家伴陪着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