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豌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十三)農業槪況——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4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11-15
    关键字: 农业概况 故乡拾穗 豌豆 豆类

    豌豆系豆类植物,蔓生,田、圃均可种植,叶为羽状复叶,端有卷须,坚部有托叶甚大,春末夏初开小花如蝶形,淡紫色,美艶娇姸,结实成荚,长寸许,子荚均可食,茎叶嫰时亦可食,谓之豌豆苗,茎叶亦可作肥料或饲料。(录自辞源)据我所知,豌豆有两种,一为白子豌豆(俗称)豆粒是黄白色,颗粒较大。一为铁子豌豆(俗称)是靑灰色,颗粒较小。白子豌豆乃人所食用,铁子豌豆大都与大麦同时种植,收成后与大麦杂磨成碎粉粒,专以饲喂牲畜。种植之时间,白子豌豆系搀在小麦种子内散种于种小麦之田内

  • 文章家乡味河南荥阳的豌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京須台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河南荥阳 豌豆

    在家鄕每年春天有一种甜食点心—豌豆饀,在别处很少见到有卖的,吃起香甜无比,其制法如后:一、先将豌豆用磨子磨成碎粉状去皮(不过罗筛)待用。二、将柿饼切小块或条状待用。三、然后用饭锅在炉上烧水(水的多少视豌豆粉而定)水烧开后即加入豌豆碎粉,不断搅拌以免煑焦锅底,待煑成浓糊状马上加入柿饼块(条)及少许橘子水(以求黄色美观)即可起锅,盛入容器(盆或碗)中,待冷却后,翻扣入盘中把盆或碗拿起后,就可看到盘中的晶莹而黄黑相间如豹皮花样的豌豆饀了;可放入冰箱中,随时可

  • 文章(食譜)李梅仙私房菜食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7期  作者:李梅仙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油面筋 酿肉 红罗布 豌豆荚 香菇

    油面筋酿肉材料:绞肉一六〇克 油面筋泡 十五粒香菇三朵 红萝卜三分之一段葱(切段)一支 豌豆荚八〇克调味料:⒈盐三分之一小匙 酱油一小匙⒉蠔油一大匙 糖二分之一小匙 盐三分之一小匙 胡椒粉适量作法:⒈取一个碗,放入绞肉和调味料⒈搅拌均匀。⒉香菇泡软后切片;红萝卜去皮、切片、烫熟;豌豆荚摘去两头和老筋。⒊油面筋戳一个洞,将绞肉馅料填入油面筋泡中,放入蒸锅(或电锅)中,蒸约十分钟至熟备用。⒋锅中烧热一大匙油,先放入葱段、香菇片、红萝卜片翻炒后放油面筋包,加入

  • 文章重午節點滴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9期  作者:詹海峰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雄黄酒 贴菖蒲叶 挂香袋 豌豆

    重午除了最诱人最热閙的划龙船外,其他的风俗还有很多,如果不写下来让年轻的鄕亲知道,恐怕又要遗忘了。重午要祭祖、拗粽、贴菖蒲剑、喷雄黄酒、熏艾叶、挂香袋、送纸扇、穿布(俗读如八)肚、炒豌豆等等节俗,现在分别写在后面:祭祖宗:祭祖宗的祭物与一般节令同,不过多一味粽子而已。另外还要添一样鄕人最喜欢吃的「软饼」。拗粽:拗粽先把糯米濡泡一日,次日漓去米泔,加入灰汤(灰汤是稻草烧灰,用开水淋灰的灰汤,灰汤含碱,湁粽易烂,助消化)。把竹箬洗净,剪去头尾,用灰汤泡过再用

  • 文章鮮美的虞山野菜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7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6-11-01
    关键字: 虞山 豌豆苗 蛤蟆叶 香椿头 菊花菜

    常熟虞山多野菜。人们最常吃的有:荠菜、马兰头、豌豆苗、蛤蟆叶、枸杞头、香椿头、菊花菜、酱板草、金针菜、野苋菜、野山药、野鸡豆等、荠菜有家种,但不及野生的清香。马兰头拌豆腐干是王四酒家的名菜,用马兰草的嫩芽和香豆腐干屑,加上酱麻油等调料,清香、鲜美可口。豌豆苗是野豌豆的嫩苗,枸杞头是枸杞藤的嫩芽,蛤蟆叶是车前草的嫩叶,用开水泡过,切细加调料即可吃。哈蟆叶、马兰头还可用开水泡一下,捞起晒干后,贮藏起来,以后再蒸了吃。菊花菜是野菊花的嫩芽、酱板草(马齿苋

  • 文章揚州擔食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3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扬州美食 花生米 煮山芋 洋糖豌豆 五香牛肉

    由小贩挑担沿街叫卖,担的前挑置锅,满煮五香回炉干。此种食物,味甚鲜美。因汤用黄荳芽大煮后,将小块油炸豆腐粉丝放入,锅下置炭炉用文火细煮。荳芽之鲜味深深透入腐乾,用碗盛售。八、洋糖豌豆:此为一挑担叫卖之食物。前挑为一铜锅,内用红糖煮豌豆成泥状。叫卖时称曰「洋糖玉安荳」,(俗称豌豆为安豆)用碗装盛,再洒桂花卤于碗面。食时用小勺,香甜可口,到口即化。九、五香兎肉:每到傍晚时分,小贩用竹篮满盛五香兎肉,沿街叫卖。内分腿肉、背肉、肚肉、与腰肉等,论块计値。十、五香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