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调味品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擔擔麵和抄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3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担担面 抄手 做法 调味品

    和抄手,非但充了饥,出点汗,疲倦也消除不少,当然是传颂不已。再有担担面和抄手都是价廉的面食。四川卖担担面和抄手的,大多用吃饭碗装,一碗面只有两三夹,口味确很够刺激,越吃越想吃,靑年人可吃十几碗没问题,吃了还囘味无穷,这也可能是被传颂的主因。这两种面食,做起来很简单。主要是面要揉的好,赶的薄;配以上好的调味品就成。一般卖担担面之所以做不道地,是因为他们不是自己赶的面,都买现成的。机器压的面,这就差了,就配以再好的调味品,也难达面薄汤淸,滑嫩爽口的滋味。何况好

  • 文章風木齋隨筆 吃雞名堂知多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5-02-25
    关键字: 西周王朝 调味品 烹调技术 吃鸡 菜谱

    我国人向以好吃、善吃著名于世,精于美馔之烹调,自然不在话下。看看《周礼天官》记载就知道,西周王朝已设有专掌王室御膳的官职,甚至还有专职的调味品制作人员。那时期的欧洲人还在茹毛飮血呢!你看我国有多先进!那烹调技术方面之复杂多元,亦是世罕其匹。现在试就所知,列举常用方法于次,可见一斑:炒、炸、烚、灼、炮、烙、炆、煨、炝、炖、焖、烘、烤、焙、焗、爆、蒸、煮、煎、熬、熏、烫、煲、炙、汆、泡、溜、渍、卤、醃……上列诸法以外,应该还有罢?可是光凭这些方法,就连米其林

  • 文章英華書院協辦者鄭柏年事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9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英华书院 牧师 调味品 教育家

    鄭柏年先生與夫人遺像鄭柏年字資訓,晉江安海人,少曾赴菲律賓及來新加坡,工作之餘,在夜學學習英文。其時基督敎會在丹戎巴葛建禮拜堂,卽請他爲傳道師。他同時與社會上名流林文慶、李俊承、及幾位英國熱心改良社會舊習者,均有交誼。在禮拜堂每開會演說,請羣衆聽講。此間英華學校英人金禧甫,將赴廈門創辦學校,以他旣識英文,又有才幹,可以相助,遂邀他同赴廈門鼓浪嶼,籌辦英華書院。而此處丹戎巴葛禮拜堂,則請鄭聘廷爲正式牧師。他在此禮拜堂傳道,是最先之工作者,而在新加坡亦爲開新...

  • 文章浮生小記:李著《南北小菜》讀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8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李梅仙 菜系 作法与材料 调味品 生财帮手

    當今頗著盛譽的烹飪大師李梅仙女士,鄕友們可能已經知道她的大名,也可能有人在電視螢幕上見過而還弄不清她的來歷?告訴你:她是出生在舟山沈家門的定海人,現任寧波同鄕會理事兼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阿拉同鄕女士中一位活躍人物。李女士從一九七五年(民國六十四年)起,將烹飪從興趣轉爲事業,二十餘年來不斷硏究、創新,並到處歷練,己著有《香港點心》、《台灣小吃》、《家常宴客菜》、《麵食五大類》、《江浙地方套餐》、《吃粥》、《蔬食補一夏》、《火鍋輕輕鬆鬆做》以及各式南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