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习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谚语 乡俗 迷信 地方风俗 语言习惯

    烊銅手凡專門人才,技能特出者,均可稱「手」。藝能冠於全國者,稱「國手」。如林海峯鄕長,棋藝超羣,名震三島。(裴説詠碁詩:「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中華少年棒球隊,球藝湛深,蜚聲國際。高明醫生,着手成春,(晉書:「上醫醫國,其次救人。」)之輩是。藝能冠於儕輩者,則稱「××手」。如昔時執行斬首,有獨到功夫者,稱「劊子手」。剪綹之流,手法敏捷者,稱「扒兒手」。代人參加聯考,居然金榜題名者,稱「槍手」。還有對炒熟食品,有專門技巧者,稱「某炒手」之輩是。他們之所...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地方风俗 语言习惯 当地习俗 谚语

    吃大戶昔時貧瘠縣份,逢到年荒歉收的當兒,農村貧民無以為生,縣府因無力救濟,乃用採移民政策,發給文書,任難民們赴鄰縣求食,名曰「吃大戶。」「吃大戶」難民,少者百數人一隊,多者數百人一隊,抵達鄰縣之後,例向所在地縣府投文,經驗明無訛,加蓋印信,卽可自由地向城中或鄕村各大戶人家行乞。大戶人家聞知難民光臨,忙將前後門戶緊閉,以防意外。然後派出膽大能言的人,和難民代表談判。結果借寺廟內施給飯粥一二頓,或每人發給銅元若干枚,難民們得食得錢之後,便結隊轉赴別家或他村去...

  • 文章阿拉在西非賴比瑞亞農耕隊的回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卓士暟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气候 官方语言 饮食习惯 休闲活动 农场

    同仁亦经常带些其生产之蔬、菓之类相赠及供应大使馆及使馆人员,赖国邮局只有一处,由国家经营,邮票由法国印制,十分精美,値得收藏,没有邮差,队部在邮局租了一个信箱,每年租金五十元美金,一天分派信件一次,队部信件均由我去收取,然后由各分队派员分送队员手中。赖国官方语言为英语,有一所大学,十余所中、小学校,补习敎育非常发达,农学院长为台湾之马保芝博士,他前为台大农学院院长,受联合国农业发展委员会聘请前来赖国发展农业敎育,对农技团同仁十分照顾,因此赖大农学院有数位农枝

  • 文章從歷史成因淺析 中國南北的分界點——連雲港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相恆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南北方分界点 社会习惯性 语言特征 饮食习惯 交通运输特征 植物特征 海州历史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相恆伯先生,贛楡人,公元一九四一年八月生,天津輕工業學院畢業。曾任江蘇省鹽業公司經理多年,在職期間,多次赴全國各地進行業務考察。由於相君自幼熱愛文史,因而藉業務考察之便,從事對各地人文歷史之調查硏究。結果,相君在硏究考證中發現,連雲港市應爲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點,於是,以此觀點,撰述本文,冀能作爲學術界的一份硏究參考資料。

  • 文章客潮水乳交融的豐順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丰顺文化 语言 人文 寨文化 风俗习惯 半山客

    成就了典型的客潮文化混融特色。二、丰顺客潮交融文化事像(一)客潮交融的语言语言是最具区别功能的文化特质。丰顺人(尤其是县城汤坑)往往使用双语,既讲潮州话又讲客家话,也就是说,语言在丰顺人身上表现出混融状态。如在汤坑、汤南、留隍和黄金等镇特别明显,汤坑镇、黄金镇以讲客家话为主,但多数居民还会讲潮州话;而汤南镇、留隍镇的居民则以讲潮州话为主,多数居民还会讲客家话,这一点语言学家们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和著述。(二)客潮相融的人文丰顺县留隍人是「潮州人、客家祖」。说自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