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人事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賞析王昇先生詩三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段彩華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王昇 诗词鉴赏 近体诗观念 家乡感怀 诗人事略

    就参加抗日战争了,他先投考中央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受训期满后,本想到部队里当排长冲锋杀敌。但在分发时又经过一次考试,被遴选到赤珠岭去受训,进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干部训练班,毕业后服务一段期间,成绩优秀。于民国三十年时,他又到马家寺中央训练团青年干训班去受训(详细情节请看《王升传》)在往学校报到时,一路上硏究史书,路经遵义,又値中秋月夜,他一个人在林间散步,因为感触甚多,遂口占七绝一首。这首诗便是「读史抒怀」。要想领会这三首诗的内涵,先要体会诗人的大半生。从民国二十八年到

  • 文章鄕土诗人张玉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遼陽市檔案館 王成科 遼陽市檔案館 申艷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张玉纶 诗人 人物事略

    出辽阳城西二十里,在一望无际的太子河平原上,有一个林木葱郁的村子,名叫绣江堡。距今二百多年前,即清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有一位诗人、学者张玉纶就出生在这里。他字君掌,号绣江,也许是他对于养了自己的斯土斯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因以村名为号;也许是乡亲们为了纪念他,而用他的雅号作为村名。据史料记载,绣江先生一生中除了「进京赶考」和曾在河北、山东短期逗留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真可以说是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他「生性颖悟,有才气」,应童子试时曾受到

  • 文章忠义诗人林景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7期  作者:岱宗 出版时间:1976-07-06
    关键字: 忠义诗人 林景熙 生平 事略

    林景熙,字德暘,號霽山,南宋溫州人。理宗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由太學上舍出爲福建泉州敎授,遷禮部架閣,調從政郞。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元兵陷臨安,不願屈節事仇,棄官歸鄕。其祖居在溫州平陽城西馬鞍山下,於是修理農舍,栽種桑麻,探硏經史,從事著述,復課生徒,文章氣節,名重一時,學者尊稱之爲霽山先生。溯自忽必烈君臨中夏,統治神州,利用武力鎭壓,歧視漢人,勾結西僧,强施暴歛。西僧跋扈貪婪,無惡不作。除掠取民間財物外,復覬覦宗室皇陵之金玉珠寶,盜墓發掘,旣掠珍寶,...

  • 文章最后一位湖畔诗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1997-06-10
    关键字: 汪静之 湖畔诗人 生平 事略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四日午后,在杭州湖光饭店门口,我送汪静之先生上汽车前,他对我讲了这么一句话:「湖畔诗人只有我一个人活在世上了。应修人、潘漠华、柔石、冯雪峰后来都成了共产党员。前三位是革命烈士。冯雪峰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后被弄成右派,吃了很多苦。」那时,杭州正在召开「浙江省作协第三次代表大会」。这天上午,八十四岁高龄的汪静之先生在大会上的发言充满了诗人的激情,获得阵阵掌声。他发言的要点,是建议有关部门归还郁达夫先生在杭州的「风雨茅庐」旧址,建议杭州市

  • 文章一代南社著名诗人——浙江温州陈仲陶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6期  作者:吳景文 出版时间:2003-06-10
    关键字: 陈仲陶 南社诗人 温州 诗词祠堂 事略 诗作

    已届八十三高龄(翌年即告逝世),为作剑庐遗诗序,有云:「五十年前,仲陶从事杭州,已能诗;四十年前聚于永嘉,三十年前晤于重庆,二十年前见于南京」等语。追怀往昔,屡为聚散,伤感之情,溢于翰墨。陈佩公为南社创始人,著名诗人。先生肄业髙校时,亦备承器识。王季思教授(先生舅弟,行二)于一九七八年,所作剑庐诗钞后,记有云:「南社诗人通过文学组织,进行革命活动,曾在杭州南屛邀集同人,祭扫明末抗清烈士张煌言的坟墓;又为纪念秋瑾,在西湖边建立秋风亭。辛亥革命后,仲陶从省高等

  • 文章千山独行·台湾情歌诗人金筑印象·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劉功業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金筑 台湾情歌诗人 人物事略 《彩翅飞扬:两岸三地故乡》

    天津市作家协会诗人 刘功业那是一场霏霏的细雨。秋日里,湿不沾衣,可以张伞,也可以漫步。天津天后宫门前的观台上,周末的观迷票友的演唱,照样琴韵悠扬,声调高亢。天气有些清冷。古文化街独添了一种闲适的韵致。让在这样的天气里逛街的人们,平抑了许多焦渴的欲望。随意走来逛逛,这是我搬回到老城里来住后的习惯。赏些字画石趣,看些街景人景,茶楼里坐坐,听听那些曲艺评弹,然后走过大路小巷,沿着海河边,一路任性而走。颇有些放下了文字笔墨的轻松,也仿佛又有了种梦里看花的吸引

  • 文章乡先贤陈为轩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陈为轩 诗人 书法家 生平事略 辛亥革命 北伐时期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乡先贤诗人、书法家陈为轩(一八六九—一九四九年)先生,字仲冕,别号野叟,射阳县人。其父陈如昆和母亲孙氏均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陈为轩五岁启蒙,八岁八书塾读书,得陈如年老师之培教,一八八三年,陈为轩和哥哥陈为舆同去参加「乡试」,把自己十四岁多报了两岁,弟兄俩双双由「童生」中了「秀才」。一八八六年,他俩又去府里参加秋试,考中了优廪生并奖给优贡生。之后在业师陈如年引荐下,陈为轩拜识了孙大鹏、严幼荪等先生,得到他们的指点,陈为轩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文,严幼荪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