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评价诗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西詩派十八家詩鈔目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賴愷元 出版时间:1968-10-02
    关键字: 江西诗派 目录 评价诗人

    师道诗一百首此江西派三宗之一,山谷得后山诗派光大矣。精或过之,后山彭城人,论派不论地,余仿此。卷六 晁冲之诗五十首此吕图中参用苏法也。格高体峻,亚于后山。卷七 韩驹诗五十首此吕图中一巨手也。韩与黄不相接,而磨淬锻炼,实相沆瀣,陵阳一集,在南北宋之间,俨然江西护法。卷八 曾几诗五十首此南北宋间江西诗派中关键也。吕图无之,曾几诗学出于韩驹,一传为陆游,加以硏练,遂为南宋大宗。(诗人玉屑)本编收剑南入选,则茶山不可漏也。卷九 吕本中诗百首此首定江西诗派者也。诗法

  • 文章两浙诗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7期  作者:王微 出版时间:1979-07-06
    关键字: 诗人 人物简介 评价

    风雅殆尽」,所以沈约在诗人评价中,功不掩过。丘迟的诗,诗品评为「点缀映媚,如落花依草。」梁武帝作联珠,群臣同作者数十人,丘迟第一,文选采其发渔浦潭一首。吴均有俊才,长于乐府,有三十七首。他诗九十七首,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朱异诗才敏妙,也是一时的作者。但他劝梁武帝纳降侯景,为时诟病,其诗不显。陈四人:陈后主叔宝吴兴人,沈炯武康人,沈约之后,孔奂和释洪偃山阴人。陈后主的歌辞绮艶,极其轻荡,且带哀音,但自他开始有七言绝句,在齐梁诗体中,一种变格。隋四人:姚察吴兴

  • 文章李商隱的悲劇人生面面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喬鶴亭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李商隐 诗人 生平 仕途 评价

    属于姑臧房这个支派。李商隐在「哭遂州萧侍郎」诗中也说:「我系本王孙」,这是因为诗人远祖原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而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祖籍也是陇西成纪,有同族关系。张宋田说:唐之李氏同族者,皆以陇西著郡望…是玉谿乃唐宗室,惟同源分流,迁途异地,故属藉失编,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这个空的头衔;事实上始终未为李商隐带来好运。李商隐的父亲李辅原任荻嘉县令,罢官以后,就到绍兴鎭江一带担任幕僚工作,直到病死幕府为止,时间约有六、七年,当时李商隐九岁,奉侍母亲载运父亲

  • 文章五代诗人及其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何金蘭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五代诗人 数量统计 特色分析 内容评价

    (何博士金兰所作的「五代诗人及其诗」之内容,是将五代诗人对当时藩鎭争覇,军士恣横,武人专政,契丹入寇,和朝廷内君臣无义,官吏贪黩,天性灭绝,淫乱无行,残酷暴虐,义养风行,只知权势,不顾民命,无是非,无廉耻,无伦常,篡弑频仍,遍地烽火,死亡无日等悲惨所反映出来的诗,加以整理综述之巨著。读是书,如目睹今日匪区之现状;此足证暴政对国计民生所造成之结果,是古今一辙,弥足鼓励吾人精诚团结,协助政府,励行宪政,**复国之决心;故节录其緖论于后,以飨读者)

  • 文章饒志尹張儀坡范菊町詩作評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戴天盧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大埔文人 天才诗人 诗作 评价

    一吾埔山川雄麗,人物韶秀,文物聲華,甲於嶺表,在宋代,吾埔尙隸於海陽時期,卽有今屬在城甲小湖口的張夔,首登北宋政和進士,子昌裔繼登宣和進士,至其曾孫雷復登南宋嘉定進士,這是吾邑第一個父子曾孫同登進士,也就是吾埔人登科發甲的先河,最値得稱述。其後元代,淸遠余英擧進士,至明朝,進士共有五人,依其時代先後排列,第一位是盛端明(弘治進士,後遷海陽),第二位也就是開邑後第一個進士,乃是在城人饒相(嘉靖十四年進士),第三位爲同仁黃扆(嘉靖卅五年進士),第四位爲同仁吳...

  • 文章論王禮錫的創作與詩的成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诗 新文学运动 诗人王礼锡 汪国垣评价 推崇郑珍 诗歌创作 诗学观 诗作评述

    摘要〕:新文学运动之后,旧体诗坛其实并未萧歇,还有很多学者、教授探索革新之途,其中有一大批是接受新式教育洗礼的新生代诗人,他们成为旧体诗队伍的主体。继续采取传统的形式,而在反映社会现实上、思想情感上、语言词汇上诸多方面努力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现代生活内容进入诗人视野,现代人的意识融入诗中。面向大众,力图用现代语词反映现代生活。王礼锡正是这样一位努力以旧形式而创新的诗人。他的宗旨是:「陶熔今情入古体,创造旧句写新思」。他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