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语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1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9-30
    关键字: 王孙贾 论语 房屋 卫国

    八佾篇—第十三章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奥,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一章是衛國重臣王孫賈為了要争取他以助長自己的政治力量,用暗示方式,和孔子的一段對話。孔子周游列國,在外十三年,曾經三度去衛國,住的時間也最久。孔子當時名望崇高,車軒所至,各國的諸侯都對他很恭敬,每以國政向他請教。各國居高位,握重權的大臣,都想争取他以提高自己的聲譽地位。因為孔子隨行的弟子之中,具有外交、財政、軍事各方面的傑出人才,如果能争取到他的合作則對...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7-11-30
    关键字:论语 孔子 林放

    八佾篇—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林放,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他請教老師問禮的根本何在。孔子以讚許的口氣答覆他説:『這是很有意義的大問題呀!禮儀與其鋪張浪費,奢侈闊綽就不合理,還是寧可節約簡單而隆重的好。舉行喪祭禮與其過於講究繁複的程序儀式,還是寧可以悲傷哀戚的心情,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較為合理。今天我國民間婚喪喜慶鋪張浪費的情形,與孔子的主張,可以説完全背道而馳。這是文化衰敗没落的現像。禮的根本在於『誠...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论语 八佾 祭祀 形式 情实

    八佾篇—第十章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古『示』字即『祭』字,是象形、會意的字。由皇帝所主持的祭祀,以『示』加『帝』而為『帝』字,是王室祭祖的大典,儀式非常隆重。主祭者事前必須齋戒沐浴,不入内室、淸心寡欲。祭祀時必須誠心誠意,尊嚴肅穆地行禮。典禮開始時,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祗的酒,行禮後灑在地上,這就叫做『灌』。孔子看國君主持祭祀,一切儀式的進行,都不够隆重,只是應付敷衍了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説:『吾不欲觀之矣。』現代社會上流行的喪葬...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论语 做人 稳重 改错 修养

    轻诺寡信的毛病。能够言必行,行必果,自然会树威立信。能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再辅以丰富的学识,来服务社会人群,自然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了。其次是「主忠信」。意思是多去接近忠义守信的君子,以砥砺品德,接受他们的薰陶。孔子在论语季氏篇第四章里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有道之士,久了自然会受其影响。第四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语含意不太明确,古今学者争议多,我认为本章重点,是要我们先能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8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天命 耳顺 论语 为政

    為政篇——第四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一章是孔子告訴生徒們,他自己一生奮鬥的經過以及體會到的為人處事心得,因為他想暗示一般從事政治活動者、本身的修養以及作人做事并不簡單,必須效法他這種精神、從工作中去暸了解體會,所以把它編到為政篇裏來。按周朝的學制,『家有塾,鄉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每個國家之中,設兩所大學;一座在宫的旁邊,一在都城東門之外。宫旁的大學,教育貴族子弟;東門外...

  • 文章必讀的古書——四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国学研读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文字精简,寓意深远,记载的是孔子儒家论述。由「四书」各章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代宗师的行谊风范,也可以在简洁生动记述中,明白春秋战国学术勃兴的大槪,所以「四书」不可不读。「四书」是那四种书呢?「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两者简称「学庸」,后两者简称「论孟」。它们本来不是在一起的,学庸在礼记裏,论孟是单行的,把这书编列一起称为「四书」的是宋代大儒朱熹。在朱熹注「四书」之前,提倡最力的是程颢,程頣两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4-12-04
    关键字:论语 孔子 儒家思想 赵普

    是深含政治哲理的名言,今天的政坛衮衮诸公,又有谁能眞正体会其中的道理呢?「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是勉励领袖人物要谦恭自抑,多向有道德的专家学者请敎,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与办事能力,不要狂妄自大。要深之体会「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是一般智慧较高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孔老夫子特别提出谆谆告诫。以上各点如果你都能确实做到,便可算是有学问的君子了。读者诸君,「论语」一书,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治国济世的宝典,宋名相赵普说:「熟读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这句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9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4-10-31
    关键字:论语 孔子 儒家思想 学而篇

    學而篇——第十二章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失其親,亦可宗也。」這一章書,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立身處世,言論行爲,應該遵守的標準。譯爲語體文是說:「我們的行爲要使其正當,應先從守信用做起;說過的話,都可以覆按,答應別人的事,要能兌現。對人處事,要恭敬慎重,合乎禮儀規範,才不會被別人輕視而避免被人批評辱罵。平日言行,最好能找一位才德俱佳的賢能之士,作爲典範,才不致於逾越軌範。」這裡所說的「這裡所說的「信近於義」,要特別注重「義」字。...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6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4-07-31
    关键字:论语 程颐 朱熹 孔子 儒家思想

    学而篇第十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一章书,是讨论孝的行为标准问题。孝是安定社会的原动力,我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孔子在论语中和学生们讨论孝的问题最多,可是他对孝的解释,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是针对各人的个性,资质、地位、行为而因材施敎。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按字面解释,因为产生误解。如果照本章的文字解释,那就是说:「一个人在他父母生前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之后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的行为,就可算是孝子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祭祀 论语 中华文化

    八佾篇—第十二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祀之意在於慎終追遠。是團結家族、宗族、民族的重要方法的一種。當我們祭祀祖先的時候,要有祖先就在眼前的虔敬心情,以莊嚴肅穆的態度,穿着整齊的衣服,誠心誠意行禮,如此表裡如一,進行祭典,才是敬神如神在。所以他又説:「吾不與祭,如不祭。」意思是説假如没有時間親自參加祭典,只是由别人代表,那就等於没有祭,又何必故作排場呢?這種精神,不但告訴人們祭典要虔誠,也暗示作人的道理,無論對生者或死者,由...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