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河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斗纪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1期  作者:常君麗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北斗 纪事 北斗文学社 西

    当我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姑娘的时候,幷不宽阔的生活空间局限了我的视野,以至于使我以为,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生活在从我家到我外婆家的路上;中间隔着一个叫「西河街」的小菜场。平淡无奇的日子就在我幼稚的想像中过去了许多年。一年夏天,某个凉爽的清晨,外公牵着我的手,穿过那条熙熙攘攘、飘散著各种气味的西河街,到火车站去送两位从嘉兴来的亲戚。北斗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眼前的。那个早晨,北斗上仿佛还留有昨夜未褪的水雾,迷迷蒙蒙地笼著澄清的水;对岸

  • 文章乐闲怀古词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10期  作者:曹以松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怀古 西 扬州慢 访马祖归而有感所赋

    西河—辛亥革命百周年开国史,英雄烈士犹记!青天白日满地红,飘扬天际!长江后浪接前波,中兴大业谁继?百年事,血和泪,江山依旧多丽!开创不易守成难,亟宜奋起!东来紫气耀蓬莱,前程锦绣如绮!既成富庶倡礼义,愿登达,大同之世。备修文除弊。保和平,缵绪炎黄,生聚经济兴邦,神州治!扬州慢—访马祖归而有感所赋砥柱中流,闽江锁钥,鹰扬海上长城。抚金刚巨炮,涉北海深坑。想辛苦当年筑垒,移山开石,十万雄兵。只漫愁,诸葛仙去,谁守阴平?相思栽遍,遶青山,争吐黄英。纵赤壁题诗

  • 文章閒話寧波城裏的橋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7期  作者:李立中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宁波 柳汀桥 板桥 西 姚江大桥

    明路口的三市通往鄞奉公路的三市立交桥,由于这一段的护城已塡平,故桥下无直通奉化方向,桥上通去北仑的火车。由湖西竹洲的共靑路经环城马路跨护城到火车南站的共靑桥。由柳汀街六殿桥贺知章祠经华侨饭店,跨护城到华园宾馆方向的柳汀桥。由环城马路原八角楼附近跨护城到宁波罐头厂(如生厂)的马园桥。由中山西路(西门口)跨北斗通向西郊路望春桥方向的,改建加宽的板桥。由西河街(原西湾),穿环城马路跨北斗,通向高塘新村的西河桥。由北门宁波电厂(原永耀电力公司附近

  • 文章西河赖家侨亲回乡祭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賴羽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家族省亲团 祭祖 西大靖村 继思楼

    夫妇以及其他的亲属都来相会。为了庆贺海外和祖居亲人的首次欢聚,赖绮琴便在金帆大酒店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晚宴。在晚宴过程中,亲人们互相热切地交谈著,说不尽过去和现在,说不尽亲人之间的体贴和关怀,融融的亲情,绵绵的倾诉,亲人们全都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温馨里,这次海外亲人与家乡梓叔兄弟的欢聚团圆,可说是十分难逢的机会啊!六月六日,家族省亲团乘坐中巴,驶向祖居所在地西河大靖村。先到羽叔公新居「继思楼」门前下车,受到了宗亲的热烈欢迎!上到楼厅,饮了两杯茶,在台上远眺了一回四周

  • 文章漾江風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9期  作者:李嘉靖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城西 辛屯镇 故乡发展 漾江风景 劫佛事件

    工艺,工商思想发达,文化水准较高,在当地农业社会中遂而支配了民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故鄕——城西河村与辛屯仅一水之隔,各据漾江东西两岸;漾江源自丽江县丽水,直泻南下,宛如龙身,故有「漾江百折」奇景;垂柳两岸,倒影映空,每逢初旭,柳姻茫茫。沿江多建有寺庙古刹,香火鼎盛,暮鼓晨钟,令人有脱俗醒世之感。尤其漾江有石建凸桥及木柱支撑平桥,每至归鸦入林,炊烟四起之际,颇有夕阳流水之美。然而,这条江水不幸地却带来屯人与族人一次历史性的「宗敎战争」。话说战争缘起,自屯人播居

  • 文章西河连云寺探胜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西 连云寺 游览纪行 历史古迹 民俗文化

    旺,为禅林朝圣及旅游观光胜地。灯塔璀璨光北斗灯塔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玄宗元和十三年(公元八一八年)如今已有千年,正奉观音菩萨,相传自有赤蕨则有连云,因唐代潘了拳在西河赤蕨岭卓锡结庐,曾亲自前来连云寺朝拜观音菩萨。东赤蕨、西连云座落于飞天蜈蚣山系,雌雄相配,阴阳相对。明代大靖李枚田公在灯塔寺设馆坐教。其学子唐伯元(兴宁人)会科中状元,为报师恩,赠送亲笔书写「科贡联芳」牌匾给李夫子。明代西河黄塘村张作舟(文佑公)曾驻足该寺攻读得中翰林,为吾埔「开邑翰院」,为

  • 文章西河大靖的罗天大醮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賴羽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西大靖 罗天大醮 传统习俗 民间信仰 传说

    農月七月半,是傳統的中元節,本地人則稱為亡人節。每年一到這天,大靖全村群眾,便要在當地的嶺南山坡上比較平坦的地方,舉行建羅天大醮,本村群眾則稱為施孤和化災難。七月半這天,在山坡上的較高處,用竹木搭建了一座寬闊的神殿,將通天聖王的神牌迎到神殿裏面安放,並在供桌上擺著豐盛的祭品。神殿前面右片開闊的地面上,擺下八八六十四張地面筵席,每席裏面,備有兩陶缽米飯,兩陶缽米羹,兩大碗豬肉,兩大碗雞鴨,兩大碗油炸煎堆,兩大碗米粉,兩大碗薯粉板,兩大碗南瓜等一共八種食物。...

  • 文章談淸代蕭山學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萧山风貌 文风特盛 西 王宗炎 文脉多难

    又有谚曰:「诸曁先生好虽好,却怕鼋鼍龟鼈蚤。」其意谓诸曁虽多饱学之士,然一至萧山,则因对字学训诂等,不如萧山之精挚,可能一字之解释,即被村中土老儿驳倒。由此可知邑中文化水准,的确相当的高。而因此关系,一般是敬重学人,而不看重仕宦,即如汤金钊、朱凤标,虽为状元宰相,在邑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引以为荣,说起来,远不如毛西河、王宗炎等来得有份量。历来经学与文学,二者不易得兼。因经学渊醇古茂,用字造句,必有所本。文学则空虚秀曼,须别有心裁,不同凡响。故个性敦厚者多趋

  • 文章「我們都是黃帝子孫」讀後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5期  作者:—敬業— 出版时间:1987-07-03
    关键字: 张绍熙 黄帝子孙 台北市河南同乡会 林西 耕读传家

    了解自己的根,大家都是中国人。在六十九年六月廿六日,中央日报第六版载有现任司法院院长林洋港先生在编辑人协会第十七届会员大会演讲时,自称他本人是先世祖先来台后的第八代,八代以前的祖先来自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再追溯更早的祖先则是来自南省河西县,因此他们林姓宗亲的堂号都叫「林西河堂」。今年四月间,山地同胞选出的立法委员林天生先生,在立法院院会时穿着山地的传统服饰,全身排湾族人的佩带,以台湾「原住民」的姿态登上立法院的发言台,提出他的质询,他虽语多诙谐,杂以唱作俱佳

  • 文章岁月湮没了的西定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欽頌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西定桥 梁溪河 王其勤

    西定桥是无锡桥梁史上规模和跨度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它横跨在梁溪上,跨度约五十公尺,筑有五个桥洞,故民间称之为五环洞桥。西定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当时无锡县令郑普刚上任不久,便筹集资金,在嘉靖十二年动工兴建,共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完成。桥顶建有亭子一座,建成后,特请秦金写了一篇「西定桥记」以志其胜。西定桥位于无锡城外围,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是攻城及守衞时必争之地。因而明清两代都在此发生鏖战。明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倭寇在江浙一带侵扰掳掠,攻陷城池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