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8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安一片月万户捣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5期  作者:蕭占芳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苎麻 浆衣服

    李白子夜秋歌首韵二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擣声」,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不朽名句,但是为何在长安寒冷的秋夜,家家户户会不约而同的起来「洗」呢?所谓的「擣」不是在溪边洗,以木棒在石上捶打吗?这是我们长久以来错误的印象,事实上,眞正的「擣」应该是……现将该首古诗原文录后:长安一片月,万户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首古风诗歌,首句未押韵,第二句用平韵,是一韵到底,不是绝句,也非律诗。前两句描写作诗当时之景象,中间两句

  • 文章在炕上不在河边(原文转载)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5期  作者:黃得水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棒槌 砧杵

    平日阅报在散文或诗作中,偶然有人就「擣」方面借题发挥,但他们对擣情形却并不了解。查辞海、辞源及形音义大字典等书,对「砧、杵」二字反复解释,也均未涉及正确处。华视于前年三月十二日播出之「捣」字,亦犯同样错误,附有数女人于月下在溪边弯腰洗以木棒在石上捶打之图照,并引李白之诗句,误认此种洗即诗人笔下之「擣」,极易使观众陷于错觉。试想少数女人在溪边洗,以木棒在石上捶打,发出「噗哧、噗哧一声响,非但李白、杜甫,任何人也不会为之吟诗。若再与擣素赋中

  • 文章、草鞋、钉鞋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9期  作者:陳燮堂 出版时间:1992-09-10
    关键字: 蓑衣 斗笠 草鞋 钉鞋

    ,是农家外出田间工作的一种雨,它是用棕片制成,棕片生于一种常绿乔木的叶柄基部,包在基干上,由许多棕毛的薄片,层层的交互叠成的,棕毛质靱而坚,且不会吸水,不过因质地硬,不能弯曲,所以蓑的样子,像征着T字型,两肩及手臂,只能说是盖着而已,背后到前胸,倒是可以裹成一圈,腰间及臀部,也是用棕片围着的,膝盖以下只有裸露在外面了。蓑很重,做起事来,总觉碍手碍脚的不太方便,不过穿了蓑,到田间工作,可以防雨水淋得满身像只落汤鸡似的。蓑还可以保暖,保持肌肤

  • 文章寧波女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0期  作者:陳義芝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岳母 毛衣 扫墓

    就一直熬到天黑。性不喜外出的她,于是开始为子女外孙辈打毛。日前风寒骤至,我拉开橱,发现好几件毛背心平整地叠放在里面,一件鲜红色、一件艳黄色,另一件是紫红的,都出自她巧手,一针一线织藏住迟缓、隐抑、呑声的岁月。起初小媛曾经劝她:「妈,现在毛不贵,买来穿很方便,花样又多……。」不料她严肃地说:「那有自己织的保暖——」「百货公司有纯羊毛、兎毛的,就很保暖——」「谁说的!」她一扭头上楼,拿下一大袋毛线说:「要这种粗毛线的才厚重。」其实我们都知道,她的心理是念旧

  • 文章钉鞋 蓑 箬笠帽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7期  作者:碎棠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钉鞋 蓑衣 箬笠帽

    戏谑麻脸人的话:「钉鞋踏澜泥」,这实在形状的维妙维肖了。钉鞋虽然不大雅观,而它的坚固和耐穿,就在现代科技那麽发达时,也没有其他鞋子能与它相比的。蓑谈到钉鞋如不谈蓑,那麽好像有了足而没有身一样。蓑在这科技进步的今天,它早已被潮流淘汰,连蓑的名字也成为历史的名词了,要看也只能到民俗文物展览舘里去「思古之幽情」了。蓑在我们家鄕,除了少数读书人没有穿过外,可以说家家都有,一般人都有穿过蓑的经验。但是我们家鄕却没有做蓑的店,都是请蓑工到家中来做的。蓑

  • 文章漫谈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虞彜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洗衣服 洗衣机 洗衣店 人物感怀

    时代进化实在太快了,短短三四十年时日,每一过来人都体验到劳逸悬殊生活,恍如隔世,尤其女人,七十岁以上老婆婆,常会感喟地说,「现在女人眞好做,」这种怨时恨命的叹息,不问可知,除了伦理礼范今不如昔以外,对于全自动洗,脱水,甚至烘乾,感触尤深,因为洗本是女人天职,也是以前卖力气般的家务,现在可以边看小说,或者做别的琐务,让电机自动去一贯作业,老婆婆们抚摩靑筋暴露手背,怎不兴何不晚生几十年之感。因为以前女人洗服,除非家里屋内外有井,否则必须不论远近,不管

  • 文章大同洗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大同洗衣机 广告

    大同洗机㊣为您着想最周到的洗机您只要轻轻—拉自动开关,就可以安心去做其他的事;从给水、洗、排水,经过三次自动清洗,服自动洗得又干净、又洁白;服洗好,自动蝉声报音,完全不用操心。TAW-4900型 不二价3,300元TAW-7200D型 不二价4,300元TAW-7300D型 不二价4,500元TAW-9200D型 不二价4,800元独创自动控制进水装置,省水、省电。

  • 文章最早的免烫料「栲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金蒂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栲绸 特产衣料 简介

    胶绸,亦名「栲绸」是广东特产料,分为「简皮绸」,「黑胶绸」,「香云纱」等名称。「栲」产于海南岛的一种树,把栲树皮打碎,捣烂,煮成胶液,胚布投入胶液中,浸透,晒干后再涂以光亮的胶漆,即成「栲绸」,俗名「胶绸」。胚布的质料细洁而有花纹的,制成胶绸名「香云纱」俗名「纱绸」价最贵。胚布质料劣而厚韧的,制成的绸称「简皮绸」,价最廉。此类「胶绸」的裳,在当年尙没有免浆烫料时代甚是流行。因为胶绸服,穿脏了只要晚上用水一泡,冲洗过,晾在竹竿上,次日即可穿。洗时

  • 图片图为香港青名票李咏贤

    出版时间:1990-01-20

  • 文章邓芬擣图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邓芬 《捣图》 画评

    九华堂主人刘少旅先生,藏有邓芬诵先三幅人物画,依次为「西方三圣图」、「采莲图」及「擣图」。刘先生珍同拱璧,不轻易见示于人,惟三图分别收入「昙殊居士书画集」、「中国近代名家画集」、「书画师友合集」,俾笃嗜邓氏画艺者获得欣赏的机会。在锦山文社春禊雅集时,有人提及那幅人物画是邓芬的代表作?名画家刘秉衡认为少旅先生庋藏的「擣图」足以当之。本人亦为邓芬的知音者,年来蒐集其遗作差近百幅,虽然有很多藏品博得同道的称许,惟却没有一幅可以企及擣图的。不止以自己作准

共282条记录 1/2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