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蛇文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年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文化 民间习俗

    今年是农历辛巳年,按十二生肖的说法,今年属年。中国人曾经对很崇拜。古代神话传说中,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娲女、伏羲,再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不是「龙首身」,便是「人首身」。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也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图腾形象。然而,人们并不喜欢,由于毒能伤人,毒和无毒又很难分辨,故谈「」色变。因而民间俗语和成语典故中,凡涉及到的,大都是贬义词。如:「蝎心肠」、「毒如蝎」、「心佛口」、「打草惊」、「虎头尾」、「牛鬼

  • 文章福州地名集聯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7期  作者:魏孔明 出版时间:1996-11-30
    关键字: 福州地名 趣味文化 蛇山 祠堂

    福州地名,浩如烟海,闪若繁星。一九八〇年全市地名普查,福州现存地名有四二六一条,现将搜集到的福州地名,配对成合,权且作为趣味文化活动吧。山对猴屿(环城梅峰;仓山下渡)。碗弄对桶街(台江双杭;台江后洲)。头弄对尾垱(台江帮洲;台江瀛洲)。祠堂后对戏台前(鼓楼水部;仓山上渡)。粉干边对线面埕(台江茶亭;台江茶亭)。旧钱局对新民街(鼓楼古东;仓山临江)。牛头巷对马尾街(仓山下渡;马尾镇)。医官巷对药王庙(鼓楼东门;台江洋中)。铁线里对铜盘街(台江后洲;环城

  • 文章从韩江到汀江·长汀崇祀「」探源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白廊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韩江下游 蛇王滩 灵蛇山 王石炉 运盐疍民 疍民崇 上岸定居 经济文化交流

    并融入客家群体。客家人在接受了崇习俗之后,也将神象征形态及其信仰习俗加上若干变异。现收藏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长汀罗汉岭王宫的王木雕像,其人格化偶像的神座底部正面的生动的形浮雕,这是古代活崇祀的「化石」形态。长汀王崇拜反映了历史上闽西、粤东的经济、文化交流。

  • 文章海天佛国中的龙文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8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海天佛国 文化 普陀山 龙凤物 《观音收红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笔者近日观光普陀山,发现海天佛国除了浓郁的观音文化和佛教文化外,龙文化的氛围也十分强烈,可以说处处可见。先从两则流传在普陀山上的龙神话说起。这两则神话,一则为《观音收红》,另一则为《观音巧借龙王地》。第一则神话大意是:普陀山原是王的踞点。后因观音见普陀山环境幽静,欲借此山升辟观音道场,王不答应,于是两者斗法比输赢。结果王输了,普陀山就成了观音道场。第二则神话大意是:普陀山原是东海龙宫所在地,观音向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