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莲花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今遊記選粹(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杜光庭 陳鴻 王得臣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游记选萃 华清池 莲花峰

    撤去,而莲花今犹存。又尝于宫中,置长汤数十,门屋环囘,甃以文石,为银楼谷船及白香木船,致于其中,至于檝棹,皆饰以珠玉。又于汤中垒琴瑟及沉香为山,以状瀛洲方丈。津阳门诗注曰,宫内除供奉两汤外,而内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其修广于诸汤不侔,甃以文虫密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锦绣为凫鴈,致于水中,上时往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次西曰太子汤,又次西少阳汤,又次西长汤十六所,今惟太子少阳二汤存焉。其穷奢而极欲,古今罕匹矣。登莲花峯记宋 王得臣嘉

  • 文章马尾·莲花峯·鼓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41期  作者:蘭亭 出版时间:1970-11-30
    关键字: 鼓山 莲花 迷信 郭璞

    福州马江原名马头江,因江中有巨型礁石一块,状如马头,以马全匹来说,头在江心,其尾巴即在头之后部,却为陆上地区,故称「马尾」。马头江西北诸流汇入于此,马头石即在江中,随潮隐现,地当众流入海处,气势浩瀚,风涛云涌,舟只经此,危险堪虞。当马尾开港时,认为此石有害无利,故予炸毁,今仅存残迹。吾闽有另一名胜,称「莲花峯」,乃一座的高,远望之极似一朶莲花,照理莲花应生在水里,马应长在陆上,可是迷信的堪舆们,硬把这两桩事倒置在联在一起。据说:福建本来应出帝王,就因为

  • 文章(人文掌故)潮阳「莲花峰」忠贤胜迹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陳紹驥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莲花峰 潮陽 望海亭

    余素酷好山水,闻名山胜蹟,务一获游为快,虽涉险登高,亦所弗计。每见前人题咏或陈蹟,必寻其出实,以资考据,是以潮之名胜,足迹几遍。其间对于邑志古典,尤为留心阅览。「莲花峰」为我潮名胜,即潮阳八景之一:「莲海色」。昔南宋又丞相天祥,尝望帝舟于此,隐士张公鲁庵,傍筑室,讲学其间。每当春秋佳日,仕女游玩,裙屐联翩,络绎道上。余生斯长斯,对于当地胜蹟,知之周详,爰将莲山水之佳胜,忠贤望帝之事蹟,历代游士之题咏,为文纪之。出海门城南,循草井路,步南郊,经东校场

  • 文章華津記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5期  作者:陳定山 出版时间:1974-05-20
    关键字: 西湖 莲花峰 华津书社 梦境

    南屛山莲花峯有一洞,风景奇绝。知余有买山癖,而价甚廉。问几何?曰黄金十两。余大喜,遽以付之。他日乱定,胡志杰导余偕十云往看莲花峯,仿佛前日梦中境,但无碧坊红墙,一片荒隰,意颇沮。陟其顶,则峦日合,襟江带湖,别有天地。忽闻水声潺潺,出于足底,乃一古洞,循声下窥,不觉大叫,摩崖石碑,大书:「华津洞天」,眞余向来梦中境也,奇矣异矣。归吿季迁,季迁亦大喜:「公画,我见,可为公证,是宜与公共有。」余曰:「不然,莲花洞载在西湖志,不可为尔我私有。他日,或公诸画中九友

  • 文章華嶽出雲翠太清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易叔寒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西岳华山 朝阳峰 云台峰 落雁峰 莲花峰

    突兀苍劲之中,蔚然有秀气。一一石,均奇特绝伦,羣峭壁悬岩,如擎天玉柱,矗立天外,磅礴无际。华山志云:「山不石不奇,不纯石不太奇,太华削成十里五千仞,一石也。」在华山羣罗列中,前人认为有主三,如唐人诗中描写的:「迢遥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削不成。」又有云:「华山以三为主。三之外,峯峯皆削成,而三独四方;峯峯皆偏一隅,而三独居于中也。」到了近代,则均称华山为五,南为落雁;北名云台;东称朝阳;西莲花峯;正中的一名玉女。五并列

  • 文章(鄕情采風)姑蘇城外孿生姐妹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0期  作者:張敏載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姑苏城 花山 天池山 莲花峰 天池石殿

    平生酷爱旅游,光苏州一地不下数十次之多。留存印象较深的景点,当首推天池山矣!苏州城西15公里的吴县藏书乡境内,有座山被赋予两个称谓。以山巅海拔176米莲花峰为界,东南坡唤作华山(古「华」通「花」),也名花山;西北坡则叫天池山。顾名思义,外人误以为它们是两座山,实乃一山两名也。这与华夏众山颇有异趣。相对而言,天池山以自然风光著称,而花山则以人文景观取胜。邑人历来都称它们是莲花峰的一对孪生姐妹,同胞双胎,各具姿色,争奇斗艳。天池山天池与虎丘、天平、灵岩一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