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莱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黄县之八——莱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良耕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黄县 莱山 史料记载

    莱山不但是黄县境内惟一高山,亦是胶济铁路以东第一座高山也。莱山西连洚山,洚水发源于此,山之西南东三面上半部岩石陡直,莱山发源于山南,经东面会入黄水河,共党已于朱家老茔东二百公尺处,利用莱水,建光明水坝,预备发电。山上有月主眞君祠,现在恐已无踪矣。山尖有一石柱,相传为秦始皇拴马桩,东面腰部有一莱山庙,何时所建,不得而知。村叟尝言,从前有人在山南石缝中检到贝壳及烂锚绳,如此,莱山在古时下部当没海中。山麓皆为梯田,种杂粮,南东两面多植桃、梨及各种水果,尤其南面

  • 文章古蓬萊之遊(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5期  作者:黄炳麟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莱山 史料 传说 旅游 见闻

    楔子岱衢諸島(以岱山、衢山亦曰朐山、長塗、蘭秀爲著),昔稱蓬萊鄕,謂爲海外仙山也。其建置自宋始有考,明洪武二十年,徙民入內地,鄕廢。至淸康熙二十七年,岱山始行展復;衢山之展復則延至光緖四年,以其地孤懸海疆,交通不便,難治也。「按定海縣志載:秦徐市常爲始皇侍直,得請以童男女五百人入海求長生藥,卽今岱山云」(見人物志表十)。「史記秦始皇紀:齊人徐市上書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僊人...

  • 文章桃花島、對峙峰、安期生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8期  作者:張堅 出版时间:1994-12-15
    关键字: 桃花岛 对峙峰 安期生 莱山 传说

    莱山,是否就是岱山呢?如果是,安前辈为何食言而上桃花山?也许,他是为了躱避徐福,也就是躱避秦始皇,才不践言上蓬莱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我们登对峙峰,就说不准动机丁,就像写一篇无主题的文章。从山下公路望安期峰巓,见山势似一只巨鹰的双翼,黑黝黝的,欲飞,两峰间的豁口,是双翼间的头。盘山路一千三百多米,全是新石条砌成,路面白生生的,像刚刚切开的砀山梨,又仿佛是腊月农家用捣臼舂出来的条状年糕,脚踏上去,恐弄脏之,有种惋惜的感觉。一大丛一大丛茅草,在风中作迎客状

  • 文章「象山雜詠」解讀(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9期  作者:何元均 出版时间:2006-08-10
    关键字: 象山杂咏 莱山 民间传说 题开出井 蓬莱泉

    的古溪有四:一为彭姆溪,发端于彭姆岭,沿城西而下,注入油车河;二为濯缨溪(亦称蓬莱泉),发端于千丈岩下,流经丹山井:三为凤跃溪,发端于圆峰(凤跃峰)下,流贯全城,注入南大河;四为东塘溪,发端于象鼻山、沙地岗之间,沿城东而下,注入史家浃、校场河。「象背」以下一带,古称蓬莱山。相传秦方士徐福为始皇帝蹈海求仙,尝「游止之」。蓬莱山麓古有蓬莱观,观中有徐福造像,观旁有蓬莱泉,左近有井,据云为徐福所凿。南朝梁武帝初年,侍读学士陶弘景(号贞白先生)笃信道教,见当时

  • 文章花蓮知性之旅見聞紀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7期  作者:寸草心 出版时间:2010-08-10
    关键字: 花莲知性之旅 雪山隧道 夫妻瀑布 木瓜溪 兆丰农场 奇莱山

    值得欣赏。要想玩过瘾,最少要一天时间,附近的居民有眼福了。四、奇莱山自然生态峡谷惊奇(一)三十二条人命的悲剧:我们脚下这条战备道路,是民国六年日据时代,日人为控制当地居民上下山的行动而建的,经过检查哨要登记、扣押证件,沿袭至今,仍然如此。这条战备道路,取名理蕃道路,长约四十四公里,日人称为能高跨越道路。一九八一年欧菲莉台风来袭,山涧上的暴风雨引发土石流崩塌,造成天然堰土霸瞬间溃决,将桐门村的当地居民农舍家当,一夕之间化为乌有,三十二条人命被活埋。从此,地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