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台班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初景色》京剧「草台班」在无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0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02-20
    关键字: 《民初景色》 京剧

    民国初年,无锡还没有电影院,人民休闲只有下午及晚上到茶馆店去听『说书』,京戏难得来无锡演出,故传统京戏,都是『』,民众免费看戏,是由富有人家包资付给,其出资者不外:一、子女为双亲上寿,二、巿民在神前求子、求财、求某事成功后还愿而演戏;先是觅一濶广大场地,东河头巷许静山宅边大旷场,是最理想地点,演京戏有三天或七天,事前在四城广贴红纸告示,某月某日起在某某场地演戏几天,为酬某某神祇,或为岳父母上寿等等式样。京戏班子称为「」,备有大木船一艘,川行

  • 文章忆家鄕的草台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宁波 庄市 戏曲

    我是个戏迷,爱听、爱唱京戏,如今虽上了岁数,仍情有独钟。这大概与少年时曾迷上过家鄕的草台班有关。草台班,原是旧时一种演员较少、设备简陋、行动轻便的戏曲班子的俗称。这种戏班,各种剧目都有,由于它们常在鄕间庙会或广场上搭演出,与农民关系密切(他们多数是农民的子女),因而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我们浙东鄕下常见的则有绍剧(俗称绍兴大班)、越剧(俗称的笃)、徽(其实是京戏)或甬剧(俗称宁波滩簧)等。老家庄市鎭上原有一座西梢木庙,俗称汤家庙,乃是北鄕有名的大庙

  • 文章漫谈家乡的「草台班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6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0-12-05
    关键字: 家乡戏剧 旦角戏 武巴子

    在民国二十几年前后的家鄕农村社会里,流行着一则谜词颇为雅致,谜底十分眞切的谜语(在城市里或其他地方是否也流行则有待于查考),谜词是这样的:「荒坟荒埄,新起了楼房,同胞兄弟各有爷娘,走遍天下不出门,做尽官员没有印。」谜底是「草台班戏」。什么叫「草台班戏」?凡是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又久居在家鄕过的鄕亲,想来都能熟悉这个名字和了解它的内容,如果是在台湾出生,或者在襁褓里就由父母带来台的鄕弟(妹)鄕侄辈们就必须要经过一番介绍和解释才能知其梗槪了。原来我们家鄕武进

  • 文章淺說家鄕的戲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滩簧 说书 道情 家乡戏曲

    在家鄕的农村社会里,民众赖以娱乐、消遣、调节生活情趣的戏曲约有:「草台班」、「滩簧」、「说书」、「道情」、「唱春」、「宣卷」等数种。据以了解,上述的各项民间曲艺,目前在家鄕已不流行了,而且可以预见,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发展的更替,这些具地方色彩的玩意儿,将来也难有重现的机会。为了使在台出生或成长的晩辈同鄕,也能知道一点家鄕的昔日风貌,以及曾在家鄕久居过的鄕亲、鄕长,能再一温儿时的旧梦,所以不避残陋,将上述的各种家鄕民间戏曲,除「草台班戏」,已在本刋

  • 文章《民初景色》草台班京戏后台上的窥探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4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4-04-20
    关键字: 无锡习俗 京戏 地心吸力原则 纸衣仙童 看戏经历

    前文说过,民国初年无锡俗习,世家或富家子女,常为父母上寿、或阴寿,或还愿;雇请草台班京戏,在市区大广场演出三或七晚,其戏台系临时搭造,高六七尺,深宽廿余尺,开演后因抽去扶梯,观众不准上台,中人上下,都是伸出双手,跳攀戏台,翻身而上,笔者年幼七八岁时,看贵妃醉酒,十三妹,大劈棺等旦角戏,十分动人,笔者所称动人,换言之是「爱慕」,以七八岁男孩子决不会有邪念,对美貌演出者,只想多看看,现在想来,或是异性动慕灵感,十分自然,也就是人类生命延续之本源,笔者将童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