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荀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荀子思想的浪漫探索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荀子 荀子思想 儒家

    责任,隆礼之目的在于「经国定分与「明分便群」。言治道以知通统类为本。统者不杂,类者有理。言统类必「尙条理,尊秩序,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诗书故而不切;「故」言其非粲然明备;故不可言说。诗书虽能兴发人,但无条理,无秩序,不足以为道贯,而不知贯不知应变。故荀子认为止于诗书之杂,是不足以学治道的。礼义可以成治道,而诗书杂不足以言治故眨抑。2.重师法:荀子儒效篇说:「故人无师无法自知,则必为盗;勇,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

  • 文章先秦諸子進賢語錄第一章 基本認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葉自清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先秦诸子语录 《论语》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然其所及亦有限而难久,惟若尧之得舜,舜之得禹臬陶,乃所谓为天下得人者,而其恩惠广大,敎化无穷矣,此其所以为仁也。愚按:所谓:「为天下得」者,实语重心长。第三节 荀子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非可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

  • 文章荀子思想的實踐理性(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荀子思想 理性实践 荀子学说

    一、前言依据笔者读荀子学说有关书籍的理解,其思想脉络大致是:以明于天人之分为理论基础;以隆礼重法师化为方略,着重理性的实践,规范导引人性去恶向善,和谐人群关系,重建社会伦理秩序,使国家成为一国强民富的统一体。哲学家傅佩荣说:「哲学在人文科学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简单说来它有两面作用:一是经由解析概念使其回归眞实世界,以免思考成为概念游戏。这是『知』的一面。二是从事价値定位的工作,界说人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规范问题,使人生之『不应该』得到合理的安排,进而使人

  • 文章荀子思想的實踐理性(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荀子 新儒家思想 古代哲学

    四、荀子的贡献: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儒,虽然儒学经孟子的发扬,奠定了哲学上的理论基础;但是到了荀子儒学才有了新的转变。这个转变关乎儒学的新开展新进步新局面至大。荀子对儒家哲学思想的贡献可以说「超过孟子」。(一)新儒家理想的确立:荀子在「儒效」篇中把儒生分成三个等级,即:俗儒、雅儒、与大儒。所谓「俗儒」就是:「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所谓「雅儒」就是:「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前已有大法矣!然而明

  • 文章贈書友誼的深厚情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赠书 书评 《孟子荀子性善性恶学说研究》 儒家

    一、前言彼此赠书,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思维深厚,价值连城,「以友辅仁」的表现。笔者赠送乡长谢恒德兄一本微不足道,自传性的《千山万水独行》一书,自费出版。随即恒德兄回赠其大作《孟子荀子性善性恶学说研究》一书。经颜嘉德兄转交。书于民七十一年八月初版,文鸿出版社出版,系精装本,设计精美,内容详实丰富。参考书共计二百三十三种,集中外古今有关哲学之大成。论述井然有序,词顺义彰、清晰明确,转化创新,有本有掏,实具有高度的学术性价值。笔者读后,获益匪浅,颇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