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简介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万荣县西村抬阁艺术简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吳拴虎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抬阁艺术 艺术简介 民间活动

    西村前属稷山县,现隶万荣县,在此肥沃的黄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基础深厚,为中华文化发祥地区。曾经孕育出锣鼓、花鼓、旱船、秧歌、高跷、龙灯舞狮等民间娱乐艺术,更孕育成神奇罕见的抬阁艺术。西村的抬阁,源远流长,约有七百年的历史。传说上抬阁的孩子能逢凶化吉,一生平安,长命富贵。因为抬阁的演出,在春节、元宵、迎神赛会的时节,一则娱乐,一则敬神,旧时有祈赐平安,求神保佑之意。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西村人,能继承传统艺术,且能大胆创新,使抬阁发展到“高、险、巧

  • 文章八閩之光 十邑之榮翁 文緯美術館開館典禮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3期  出版时间:2005-02-28
    关键字: 翁文炜 艺术简介 文纬美术馆 开馆典礼 外景

    文炜先生艺术简介翁文炜字镇岳,别署晚香草堂,祖籍福州,1918年生于上海,1940年随父避乱于姜堰黄村、并与姜堰陈淑铭女士结为伉俪,1949年旅居台湾。其一生追求艺术,卓有成就,是一位杰出的工笔画家。精擅人物、仕女、宫室、鞍马及博古文字等。先生早岁在沪,即以画艺与当年海上画坛巨子如:吴湖帆、王师子、马公愚等其忘年交已故国画大师张大千曾誉其作品『非明清人所能梦见』,溥心畲亦谓其画已入宋元堂奥。先生历年在日、菲、泰、马、韩等国及北京、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 文章德艺双馨艺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古筝艺术 蓝新德 人物简介

    中国著名筝家,筝家活动家蓝新德于二〇〇六年春受人民日报社市场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等六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五居「新世纪之声」征文活动评为「德艺双誉艺术家」荣誉称号,其事蹟入选《中华颂歌》。蓝新德,男性,现年五十五岁,广东大埔县人。他于十二岁即随父亲学古筝,是「岭南筝王」罗九香的关门弟子。他从事古筝活动四十多年,筝艺精湛,成绩显著,为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著名筝家、筝事活动家。他系广东惠州市突验剧团古筝演奏教师,北京中国古筝研究会会员,广东汉乐研究究会理

  • 文章女性的悲情催化出的舞台艺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57期  作者:應平書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女性 悲情 舞台艺术 古典戏曲 简介

    西施、王昭君、杨贵妃、貂婵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四大美人,不幸的是她们也都卷入政治斗争,为君王牺牲了个人的感情,留给后人无尽的晞嘘,在古典戏曲中更留下丰富的题材。特别是昆曲中的【浣纱记】【青冢记】【长生殿】【连环记】这四本戏中最精致的【分纱】【出塞】【小宴】【梳妆】四折折子戏。这四出之戏叙述的是,上述四本戏完整纪录下她们的悲歌。台北昆剧成立快四年了,四年来,我们办了很多的活动,也作了很多场的的演出。但是这次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季的演出,对本团而言是首次参与

  • 文章另一位艺术家同乡——李德老师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同乡会 李德 简介 艺术家 辞世

    据《中国时报》民国九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十一版文化新闻栏报导:〈艺坛恩师,李德走了〉,编者详阅内容,这位恩师,却是同乡会里遗漏了的同乡,现在略加梳理,追补转报于后,使乡友们知道我们还有这样的艺术家同乡:李德,本名李立德,一九二一年出生于江苏常熟。自幼喜爱文学、诗词、金石和绘画,即使在抗战期间生活贫乏的情况下,仍对艺术心生向往。一九四八年移居台湾。偶然机会看到旅日前辈艺术家陈德旺的油画《三朵花》,佩服不已,辗转托人表达想随陈德旺习画,成为陈德旺唯一入室弟子

  • 文章再談「吃在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0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宁波 烹饪艺术 美食 食谱 简介

    暗红色,个头比水芋还要大,每个约有三五斤。这种芋头种在奉化县一带山地的沙土里,一般人家用来烤咸菜吃,原本甚平常,但却是人间至味。独脚蟹•鸡骨酱宁波人的烹饪艺术,能在简单朴素之中求新求变,煞是有趣。譬如像蚕豆,宁波人称之为「倭豆」,可以把干倭豆浸在水中使它萌发出一根雪白的芽儿,然后用咸菜或淸盐或油盐来炒,做成下酒的妙品「发芽豆」。「发芽豆」的形状,像是翘着一只脚的小螃蟹,因而也称为「独脚蟹」。干蚕豆用盐炒,或用砂炒,成为脆而且酥的砂倭豆;或者用油炸得爆开来,成为

  • 文章萧县的艺术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萧县艺术家 人物简介 前卫艺术 书画

    平静和快乐。试想一个人的心情,如果每天都是平静的、快乐的,他怎会不健康?只要身心健康,他的人生必定是丰富的,充满朝气的。拥有这样的人生,还会不美丽吗?方卜孝村女士精于国画,孟繁超鄕长已在:「萧县的艺术家」鸿文中为之简介。顷于五期文献完成打字付梓之际,又蒐得女士所著:「学书法的乐趣」大作,敍述突破习字困境与享受成功的喜悦,读后令人起敬。说到书法,本与图画同源,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探索文字源流,由结绳纪事,进入伏羲发明八卦,我们看八卦,既是字,又是画。及至仓颉创造

  • 文章萧县的艺术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艺术家 人物简介

    树木葱郁,景色淸幽,萧先生特呼名为长安村,为全县村落命名最为特殊之地。西洋绘画经刘海粟徐悲鸿诸大师传入中国后,京沪杭及徐州等地均创设美术学校,硏习绘事者日众。吾邑二区刘窰之刘开渠先生,曾赴巴黎硏究雕塑,回国后执敎杭州艺专,其作品之精美,驰誉中外。刘先生为蒋委员长所雕半身塑像,栩栩如生,成为我国雕塑艺术之空前佳构。当时畅销之东方杂志,曾采用刘先生作品为其封面,声誉之隆,可见一斑。四区王靑露先生,为寄居北平闻人王靑芳先生之兄,曾留学法国硏习西画,回国后亦在杭州

  • 文章《大陆艺坛》锦绣江南一奇葩金坛刻纸艺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劉樂康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金坛刻纸 民间艺术 特色简介

    金坛,地处江苏南部、茅山东麓,自古人文荟萃、物殷民丰。在锦绣江南民间艺术百花园中,金坛刻纸和苏州刺绣、惠山泥塑、雕花木刻、镂空砖刻等一样,堪称「江南一绝」。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且正以迅疾步伐走向世界,显赫于国际艺坛。(注:刻纸作品之一「百美图」(局部),作者为孙荣才、姚霞、张秀兰、李云霞。)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带动人民用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剪刻纸即为其中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记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槪是它有案可稽的最早

  • 文章樊平艺术简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樊平 人物简介 作品奖项 艺术特点

    展出,并被国际友人收藏。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中国艺术家画廊、北京画院、北京中国画硏究会联合为樊平在北京举办了个人书画展,获得成功。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在太原举办第二次个展,在省城引起很大反响,嬴得了同道们的嘱目。一九九零年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樊平山水画作品选》。由于事业上的成功,其传略先后录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华夏千家书画集》等辞典。近期作品入选了《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