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艰苦求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苦讀生活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朱廷獻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艰苦求学 孤独生活

    失去自由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可贵;抛弃家庭的人,才知道家庭是何等的温暖可爱。我是一个离鄕背井、漂泊异域的游子,在台湾既没有什么戚朋,又没有得力的亲友,仅凭着我这股坚强不屈、勤奋苦读的精神,不但完成了普通敎育,而且渡过了艰苦的大学四年。提起我中学的读书生活,眞是苦不堪言。一天三餐粗饭都吃不饱,饿著肚子去上课,每当上到上午或下午三、四节课的时候,肚子早就唱起洋戏来了。虽然如此,但并不能减底我学习的情緖,相反的,我更加倍的努力用功。我总是这样想:「不受苦中苦

  • 文章少时求学琐忆(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求学琐忆 往事回忆 艰苦岁月

    很有气魄,名气也大。其位置地势很有些像现在桃园石门水库前大汉溪左岸的中正理工学院那样子,风景很美。惟花三天时间到那走了一趟后,不知找谁办转学,同时也想到城里地方比白鹅大,学校会更好,因此,没有去白鹅而转到县一小就读了。城里求学城里的小学,除县一小外,其余都是各大姓办的私立小学,如城里我们刘家的培英,曾姓的登瀛,陈姓的化育,水东有李姓的三益,欧阳的余山,文姓的文山等小学,其中余山办得较好,但仍稍逊于县一小。县一小虽原是附城鎭的中心小学,实际全县各鄕鎭进城就读

  • 文章少时求学琐忆(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求学琐忆 艰苦岁月 劳动训练

    的提醒,在菜土边挖个坑,将新抬去的生粪,倒在坑里过几天后再浇菜,菜才不会烧死。但因为坑底多瓦石,粪水过一夜就渗走见底了,于是改在水沟边挖坑,才储起粪水。有了经过发酵淡化的肥水,才浇出肥嫩的靑菜。当第一批收获送到伙委那里去过秤时,心里头很有一份压抑不住的喜悦!抗战时期差不多的县城都被日寇的飞机轰炸过,唯我会昌未经敌机投过炸弹,一般民众都说是老庙的显灵公显灵,才避免了这场灾难!但对我们的求学生活,仍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天气稍微晴朗时,就得拿着课本跟老师到野外树林里去

  • 文章少时求学琐忆(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9期  作者:劉祿成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求学琐忆 艰苦岁月 从军抗日 人物自述

    给我看。起初就在他家看,以后就送给我抱囘家阅读。因从军学会看报,因看报知晓了时局的变化,了解了战事的进展,这眞是个意外的收获!寒假后,注册开学不久,在县长领着各界欢送下,我们二十多人,包括学生、敎师、公务员等一行,拎着手提袋,背负着大家的祝福,在细雨绵绵的三月里,爬上一辆竹篾棚的汽车,开向瑞金去入伍,结束了少时的求学生活,踏上了人生的另一里程!

  • 文章廈大人的長汀情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李鴻简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长汀简介 厦大内迁 校舍建立 条件艰苦 萨校长贡献 抗日宣传队 长汀发展 求学经历 老校友忆往事 厦大在长汀的史料陈列室 长汀奖学金 长汀精神

    学生宿舍(后称博爱斋)。此外,他动员商会到附近各县采购大米、食品、蔬菜以及建筑材料等等,以帮助解决厦大两千多名师生的困难。当时东起旧育婴堂,西至中山公园,沿着北山的一片坡地上,鳞次栉比地建立起一栋栋简易的校舍。因建筑材料短缺,曾利用杉木皮代替屋瓦,用粗麻布代替窗玻璃。另外还租赁了不少民房,并在北山脚下深挖防空洞多处。当时厦大条件的艰苦,于此可见一斑。在最困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营养,萨校长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每天吃上二两黄豆。长汀没有电灯,萨校长把拨给他专用的汽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