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聚居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省主要的少數民族—畲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9期  作者:廸力之 出版时间:1993-09-10
    关键字: 浙江 畲族 分布 聚居

    等地。另一支从福建进入苍南、平阳,再向瑞安、泰顺、靑田、桐庐等地迁移。现在畲族人口分布在浙江省六十个县、市,而大部分仍集中在浙南山区及其以往迁移路线上的一些县、市。依据各县、市畲族人口数列简表如下:浙江省畲族人口主要分布区域表:1.二万人以上——云和(包括景宁):二三、三二二人。2.一万五千至二万人——丽水:一六、五一七人,苍南:一五、四六〇人。3.一万至一万五千人——泰顺:一四、〇九八人,遂昌:一二、八九三人,衢州(包括龙游):一〇、二七八人。4.五千至

  • 文章故鄉菌江囘憶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王愛華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菌江旧事 三姓聚居 山阴小亭 忆童年

    暮雨敲窗,凉風入幙,待倚樓欄,凝神著想,忽覺故鄕景物,湧現眼前。緣吾鄕菌江,又名石菌,背山面海,風景淸幽,有海濶天空氣象,民俗敦樸,以勤儉相尙;鄕之前,有兩大石,作渾圓微扁形,一名圓菌,一名扁菌,俛仰天然,氣韻一致,洵爲中流之砥柱,可障東海之狂瀾;攷之辭源,菌的生於海濱,兆出聖人,因以爲名。先是鄕由遮洋蔡姓闢其基,位於晉江南門外,舊屬十一都之東南隅,與金門島嶼隔江對峙,臨流遠眺,儼若仙人臥地然,而靑山作屛,面對兩圓石,勢成金獅攫球狀,朝潮夕汐,漲退環流,...

  • 文章殷虛考古尋找商族族群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考古发掘 墓葬 殷墟 殷商 族群聚居区

    殷墟西区是与商王室关系密切的族群聚居区,他们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目前的考古工作就是要硏究当时在此生活的族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硏究内容还包括当时中、下阶层的居住状态、结构布局和交通状况。硏究人员还将透过对各时期墓葬人骨的DNA鉴定,硏究商代人与后人,甚至现代人的关系。这次的硏究范围,将从商王室生活扩及到平民,从商晚期扩展到唐宋明清,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料,并还原当时的生活状态。本文选自民国九十二年五月八日联合报文化版

  • 文章大埔有個熊蔣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黃志環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蒋氏族谱》 熊蒋姓 姓氏考证 蒋姓聚居地

    年老无依,蒋原山公与熊姓老人商议,蒋原山公愿到十五郎家中奉侍老人终身,承接熊姓老人田地财产。十五郎夫妇逝世后,常年由蒋原山奉祀。为感熊十五郎之恩德,蒋原山公嘱子孙生姓蒋,死姓熊,子孙遵嘱,在原山公辞世后,其碑刻上「熊蒋原山公」。迄今凡原山公祠堂内的历代神牌,均在蒋姓之前冠以「熊姓,即为熊蒋XX公,世代流传」。据考,大埔蒋姓主要聚居于桃源的新东、上墩以及高陂的红星、桃花,有农业人口五百余人。

  • 文章六千年前先民聚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1期  作者:馬柏榮  出版时间:1993-03-20
    关键字: 先民 聚居地 遗址 马家滨文化 新石器时代

    最近在江苏无锡县雪浪鎭板桥村赤马嘴发现了一个属马家滨文化的先民聚居地遗址。今年年初,在雪浪鎭赤马嘴旁的水利工地上,民工们在开挖驳岸墙基时,挖掘出了大量的印纹陶片、石斧、石刀和石莾等古代先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经初步鉴定,确定为又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一新发现引起了无锡巿、县有关部门的重视。经无锡巿博物馆杨建民副馆长、副研究员冯普仁等专家进一步鉴定,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认为赤马嘴遗址要比以前发现的葛埭桥遗址早二千左右,属于比良渚文化更早的马家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