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子生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史记老子本传的补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老子 道家哲学 老子生平 人物考证 《史记》

    的哲学,博大精深,自天道以至人事,自宇宙之大,以至于事物之微,虽寥寥五千言,而所谈无所不包。其学出于易经;而对于天道人事,又加以自己的观察与体会,发为论著,遂成其哲学的体系。(老子章句新释一三页)关于老子的传记资料,当司马迁作史记时,就已散失了很多。自汉、唐以来,对老子生平的写作,颇不乏人;但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本人爰根据他们的硏究考辩,草成斯文,以就正于方家。二、史记上的老子传关于老子的传,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仅四百余字,为硏究探讨方便计,附录其

  • 文章老子蠡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处世之道

    的说法,『凡可以说出名字的基本质点,即非永久的基本质点』。当然,老子自然未曾谈到基本质点,但他说过最深奥的人生原理的『道』」。二、老子生平老子者、楚苦县属乡曲仁里人也、(今河南鹿邑县)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迺遂去关(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三、老子著作多引古书古语「故建言有之

  • 文章话说李姓始祖——老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秉法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道德经 河南鹿邑县

    今日的玄孙又是九世后的玄孙的高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周朝末期陈国相人。后来陈国被楚国所灭,相地并入苦地,故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历乡曲仁人也。“①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为何说老子是正史李姓始祖?这是因为老子是正史中明确指定的李姓第一人,周朝以前的史书未见有李姓,《左传》记载的西周二十个姓氏中也没有李姓,李姓的正式出现是在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中,这是我国第一部权威性的通史,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史学家第一次为李姓人立传,是李姓

  • 文章老子生平与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老子 政治思想 生平 思想家 哲学家

    一、老子生平事蹟的记载老子是位神秘的人物,其家世生卒,不可详考。行踪幽隐,莫测高深,立言设敎,尤趋玄妙,令人眩惑,故孔子叹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神龙变化莫测,见首不见尾。老子其人,神秘幽隐可以想见。司马迁汉人,去国不远,史记老子列传亦仅寥寥三百言,且多疑辞。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本,故为后人尊崇为『道敎』宗祖。梁启超称史记老子列传为『迷离惝恍』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生平事蹟全文如左:老子者,楚苦县厉鄕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固守藏室之史也

  • 文章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的考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蔡禹章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老子 孔子 生平简介 道的解释 仁政思想 选贤举能

    莫不负阴而抱阳,即阴于外而阳于内者也。是以「负阴而抱阳」乃万物生生不息之原理也。「冲气以为和」即阴阳之气相调和,则天地传其位,万物待其生,此之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道成矣。由恍惚而形成天地之历程,与万物生生不息之自然之理,此乃老子所言之道,由无而有,是先天之道,天道也。2道为治世之本。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鎭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自定。」老子是说,「道」是正「常」之治国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