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台湾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史实探索)台湾上代史提要(节录)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苑作賓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重修通史 台湾 台湾变迁史 台湾民族变化 台湾简史 参考书目

    京师。综观上述,在夏朝时,台湾和大陆已经有来往,到了殷商,更便有文字纪录。陈学冠先生著老台湾:「诗经商颂长发篇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记载。」指相土是个雄才大略的人,武功远及海外,这个海外,当然指的就是台湾。孔疏引王肃云:「相土能继契四海之外,截然整齐而治,言有烈烈之威。则相土在夏为司马之职,当征代也。」郑注:「相土居夏后之世,承契之业,入为王官之伯,出长诸侯,其威武之盛烈烈然,四海之外率服,截尔整齐。」按:禹贡已经云「厥包橘柚赐贡」,今相土在海上发展,亦

  • 文章读“白崇禧默默终老台湾”一文有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碧清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白崇禧默默终老台湾 读后感 人物回忆 学者观点

    附注:陈诚、蒋经国,都是蒋先生最亲信的人,但陈固以蒋的继承人自居,其嫡系部队,亦有抗拒政战人员之事实,同是亲信仍有斗争,旁系的人,宁可靠么?实说,陈诚若非短命,台湾后来的局势,恐亦不如是也。

  • 文章安排晩年生活要保住「本」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8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台湾 老人 老本 儿女

    我常去住家附近公园散步,时见有外佣用轮椅推著人、或掺扶著人到公园里来。人和人们有一搭没一搭坐在一起聊天,不时发呆;倒是在一旁的外佣,兀自用她们的家乡语言热烈地交谈著,几乎忘了主人的存在。这些年来,外佣日渐取代亲人,在马路上、公园里、百货公司中,都可以看到她们推著人逛街散步。很多年轻人以为请外佣照顾父母的起居就是算尽到奉养的责任,殊不知,人对亲情的渴求更甚于对物质的满足。然而,忙碌的现代年轻人,就算有心,恐亦无力吧!人欲想亲人奉养可能失望

  • 文章敬贺四宝岛团聚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梁學良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台湾团聚

    半生風雨離家園,西向隻身到皋蘭;峰火漫天國蒙恥,硝煙遍野民呼冤;報捷八載迎麗日,別夢九秋近海天;天恩難酬天倫樂,多福多壽當無前。

  • 文章(交流道)宋伟副主任来台考察人福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5期  作者:應曉鶯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宋伟 考察 台湾 老人 福利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伟一行十人,五月二十日来台考察六天。二十四日晚,本会名誉理事长兼视障音乐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毛葆庆假台北凯撒大饭店宝岛厅设宴欢迎,并欣赏视障音乐班学员们精彩演出。由于会理事长李汝麟公出,由常务监事干鹏飞,常务理事毛家瑜、陈拯华、应君国,妇女委员会主委戴雅林、教育委员会主委张禩民、理事金绍佳暨顾问周咏棠、应宝友、应镇国等参与接待。宋副主任等此行,曾到高雄、南投、台中、台北考察台湾老人福利,尤其着重养计划、措施、现状,认为有很多值得吸收

  • 文章一〇六岁台湾老兵的生命奇观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6期  作者:王培紅 出版时间:2014-10-31
    关键字: 台湾 老兵 长寿 起居 两岸

    编后话:编者了解到,人现在生活安定,一切如常,唯一担忧的是,每月从台湾新竹寄来三千多元养费,他都需要履行写信、按手印等程序。他说,自己毕竟年事已高,万一有一天如果不能亲手办理这些手续了,不知道是否还能顺利领取这笔款项。为此,我们殷切希望有关部门能施以援手,以解人后顾之忧。

  • 文章台湾地区人口的回顾和展望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8期  作者:李國鼎 出版时间:1986-01-31
    关键字: 台湾 人口 老龄化 趋势

    3.人口逐渐化或高龄化台湾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极低。民国40年时为2%,民国59年以前大致上保持此百分比,民国60年略提高至3%,目前约为5%。年人口比率的提高,乃由于出生率不断下降和平均余命提高所致。反观之,十五岁以下幼少年人口所占百分比相当高,民国40年约为42%,民国55年开始下降,反映出生率的下降,至民国73年时已降为31%。十五岁至六十四岁的工作年龄人口百分比,自民国40年的56%起每年增加,至民国73年时已达64

  • 文章白圣长简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2期  出版时间:1997-11-01
    关键字: 白圣长老 胡必康 常熟 台湾

    奉师令,开办「难民收容所」,「佛教施粥厂」,以账济之,并创办「佛教光明广播电台」,传播法音。抗战胜利,长任上海楞严学院教务主任。静安寺监院兼佛学院院长。中国佛教浙江、上海分会常务理事。曾任杭州凤林寺主持。一九四八年、长应林子青等居士邀请往台湾。在台湾创办《中国佛教》月刊,及中国佛教三藏学院。长任台北十普寺,临济寺董事长。兼任美国圣能寺导师,泰国曼谷佛光学苑。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导师,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等。长著作有《学襌方便谭》、《维摩经录》、《遗教经

  • 文章重阳敬耆 欢聚乐荣荣本会九十三年敬茶会上月二十二日举行 乡长出席踊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21期  出版时间:2004-11-20
    关键字: 台湾 无锡 同乡会 敬老茶会

    本刊讯】台北市无锡同乡会今(九十三)年重阳敬茶会已于上(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五(农历九月九日)假台北市信义路荣荣园餐厅举行,由本会陆理事长主持。尤鹤鸣乡长、九秩松寿的常务监事胡新南乡长、及监事张我佛乡长,及年届七秩以上近一百位的乡长们光临欢叙,场面温馨热闹。本会严总干事带领本会工作同仁,亲切的迎接及招待银发乡长们。陆理事长首先向在座乡长们致贺,并感谢大家的光临。接着向各位乡长说明会务推动情形,并介绍本会副理事长程正平乡长,期盼在本任期内培植领导新血

  • 文章迁台兵为台湾奉献一生不该被遗忘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4期  作者:陳曉星 出版时间:2014-06-30
    关键字: 老兵 台湾 荣民 退辅会 中横公路

    台湾有一个特殊的人群:荣民。他们是一九四九年前后随蒋氏政权到台的军人。他们是命运悲惨的一群,原以为「三年反攻」即可与母亲、与新婚的妻子团聚,却在四十年的漫长等待中骨肉离散;他们身在军营不准婚配,从军半生后难以成家,不少人孤终身;他们退伍后在台湾开路造桥垦荒,却因为文化不高、口音南腔北调而难以融入社会;他们少小抵台为台湾奉献一生,却被社会歧视、遗忘……为了让离开军营身有伤残又无处可去的退伍军人有个落脚之处,蒋经国时代在台湾各地修建了「荣誉国民之家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