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翻译馆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徐雪村父子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0期  作者:芝翁 出版时间:1980-04-20
    关键字: 不缠足会 徐寿 科学名宿 翻译 江南机器制造局

    女子纒足,始作俑者不过用布帛作约束,使趾纤小而已;到了宋代以后,民间习染日深,至于拗肉折骨,把它纒成残废。这种陋习,一直到淸代同光年间,仍还存在。虽然满族是不纒足的,而汉族妇女还是莲足姗姗。海通以后,国人已知此习宜革,知识分子积极提倡天足,林琴南阁中新乐府中,有「纒足叹」之作,说尽幼女被迫纒足的痛苦,传诵一时。张之洞督两湖时,倡行新政,于是武汉三鎭人士,也有「不纒足会」的组织;无如事属创擧,成效不著。当时有一位总办湖北全省营务兼课吏武备学堂总敎习的道员

  • 文章我国早期的科技翻译家——舒高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3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舒高第 江南制造局翻译 科技翻译家 翻译著作

    舒高第,字德卿,浙江慈溪人。自幼在美国留学,学习科目为医学。回国后因精晓英语和自然科学知识,于一八七七年到上海广方言任英文敎习。该馆与京师同文、广州同文一起,自一八六二年至一九〇〇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正规的翻译人才。被誉为我国近代翻译人才和外交官的摇篮。他任敎期间,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对培养我国早期外语、外交人才的敎育工作呈现不少贡献。一八七八年舒高第兼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在晚清自强运动期间,该馆实为我国唯一的专门译书机关。其译

  • 文章嶺南人物史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魏彥才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倡导天足 创办广报 开设翻译 第一任驻日正使

    就事论事,何如璋使日是有成绩的,特别是黄遵宪,不信邪不信鬼,独立特行,与时代同步前进,不管在使日参赞期间或以后出使美国、新加坡、英国以及出任湖南按察使,都显现出他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日新月异的思想,一部《人境庐诗草》足资佐证。广东最先开设地方翻译馆十九世纪初期,我国各通商港口,已有外文报纸出版,是供洋商看的。也有零星的翻译人员作口头翻译和文字翻译,以利于中外交流。淸朝政府的总理衙门,还设置了编译,一面翻译,一面培养翻译人才。若说由省级官方正式设馆翻译外文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