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术文化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海堂美术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4期  出版时间:2001-12-31
    关键字: 春海堂美术馆 春海堂美术馆董事会 馆址 美术文化 文化中心

    兴建中的春海堂美术馆。馆址,福州市福新东路南向,占地6.58亩。建成一座大厦,分为:美术馆、综合楼。美术馆部份保持八层(每个层400平方米)组织“春海堂美术馆董事会”使其永久屹立于父母之邦——福州。美术馆定位在美术文化方面。将开放提供举办各种会议活动、金石、书画、古玩的展出。美术馆之中,仿效北京老舍茶馆,陈设普通茶座。文化中心可资折子戏、评话、伬唱演出。其余房间安排福海基金会办公厅、接待海内外友好人士。(兴建人:程法望)

  • 文章奚立鎭编 《温州历代美术家》问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黃忠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温州历代美术家》 书籍 文化

    一本以记述温州古今画家为主,展示温州画坛盛况的《温州历代美术家》一书,已交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编排出版,不久即可呈献给广大书画爱好者。这本书的编写者是从事温州市美术辅导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老领导奚立镇先生。我认识奚立镇先生是六年前在温州市文化局参加编写《温州市文化艺术志》的时候,当时我们几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中,奚立镇先生六十四岁,是较为年轻的一个。我们一起找资料,跑市图书馆和它下属的地方文献部、古籍部以及市档案馆,我们以自行车代步,他却健步独行,安步当车,了无

  • 文章川康渝美术研究会成立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青平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同乡会 川康渝 美术 文化

    川康渝同鄕会川康渝文物馆,为发扬鄕邦文化起见,策划成立文学、美术、歌谣、戏剧等硏究会,美术硏究会已于本年三月二十日上午在川康渝文物馆开会正式成立。是日开会出席者,有川康渝书画界熊启琳、马良宣、黎用中、梁正仪、曾小鲁、杨鄂西、刘蜀渝、张子玲、范宇平、聂鼎、车士性、姚蒸民、夏祥波、李阐、邓雪峰、唐叶港、鞠至刚、钟容昭、张大川、刘渊临、潘哲刚、周介夫、徐术修等二十余人,该会并请周闻庆、王联奎两先生列席指导。上午九时三十分开会,由熊启琳主席,报吿开会意义,谓为

  • 文章《八闽美术会》十月回闽举办书画联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子敏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八闽美术会 笔墨 两岸文化交流

    注:八闽美术会会友合作画品,杨一青人物、俞兆年菊丛、林友潮苍松、蔡鼎新题句。)由旅台闽籍老中靑三代所组合之「八闽美术会」,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曾经多次前往福州、南平、建阳等处与当地书画家举行联合展览,深得家鄕父老称许,这不仅是艺术笔墨的交流,也是心灵的结合,値得珍视。当此两岸气氛有待加强协调之际,八闽美术会为赓续前缘,宏扬闽省文风,今年又订于十月廿六日起与福州之逸仙艺苑同道合作,再度在福州市举办金石书画联展。届时将由兪会长兆年亲自率同会友多人前往参与

  • 文章舟山有位傑出的漁民畫女畫家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5期  作者:鄭滿飛 出版时间:2004-08-20
    关键字: 画家 渔民画 美术作品 传统文化

    了九幅作品。那幅《海鄕的季节》独占鳌头。一举拿下「颐景园首届中国舟山渔民画艺术节」金奖,「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邀请展」银奖;而《丰收的季节》则荣获「墙体绘画大赛」金奖;其中一幅《鱼鄕的季节》被选作邮票图案。有朋友附耳神秘地吿诉她,她的一幅画已被有关单位送给了香港特首董建华。正如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一样,好的美术作品也能净化心灵,带给人愉悦的享受。随着我国人文素质的提高,随着各界人士对渔民画的青睐有增无减,郑红飞和她的作品也逐渐走红了。近年来,在各地举办的文化

  • 文章中加文交协会代发新移民礼物设西洋美术画班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15期  出版时间:1991-05-25
    关键字: 免费礼物包 中加文化交流协会 西洋美术

    FOOD CITY SUPER MARKET)免费领取该项实用之礼物包。该会去年发出表格达一千份。但向隅者仍众。今年该项表格数百份,已送到该会。凡合规定之新侨胞,务请早日到该会登记,索取表格,办理申请。以免丧失应享权益。因表格有限,送完即止。详情每日下午,询该会五九一—六三四七林秘书。【又讯】中加文化交流协会,以春暖花开,随即夏日将临,特将原日之西洋美术画班划分为儿童图画组,学生及成人素描组,学生及成人水彩画等共三组,以强化美术教育。凡星期一至星期五,均由导师刘

  • 文章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9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华夏文化 世界文化 希腊化 造纸术 佛教美术

    的中国化,像六祖慧能「明心见性」、「立地成佛」的说法,造成了影响中日文化深远的禅宗。善导「称名往生」的净土信仰,都是印度佛敎所没有的。文治武功、社会经济鼎盛,表现在艺术上的是「气度恢宏」的美感。陶器集南北各大窰之大成,表现出敦厚含蓄的风格。佛像雕塑,后犍陀罗、秣菟罗写实风格,融入本土特有的写意精神,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佛敎美术。显然,日本、韩国皆深受此一风格的影响。书法楷、行、草各种书体,已极为发达,书画同源的理论,被正式揭橥。如画圣吴道子求笔法于书家张旭,这种

  • 文章驚艷米勒的雜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9期  作者:吳神農 出版时间:2008-09-10
    关键字: 台北历史博物馆 展览 米勒 陶潜 奥赛美术馆 田园文化

    刮目相看。台湾,在国际参与空间不大的外交困境中,走了另一条跃上世界舞台的路—以无国界的艺文活动与国际接轨。也藉著奥塞美术馆的一张小小告示「本馆米勒厅的藏品,此刻正在台湾展出」,这寥寥十数字,就把台湾有实力、有文化素养的国家形象,昭示给了世人。如果北京办奥运,显示的是硬实力,则台北办国际级大师的大展,当然是软实力。在两岸中国人宿怨融冰,已进入和平稳定的新世纪里,哥俩携手,齐心协力,软硬并进的向世界展示〈中国功夫〉,谁敢轻视。米勒惊艳在台北自五月三十一日起至九月五日

  • 文章國畫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罗兰芳 就读文化大学美术系 入选各画展 冬月美卷

    作者罗兰芳为罗泉开乡长之女公子,就读文化大学美术系,其作品每次参加省市美展,均获入选,将来前程极有希望。

  • 文章高逸鴻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08-06
    关键字: 高逸鸿 诗书画三绝 文化复兴 美术研究所

    四十六年、高氏与马寿华、陈方、陶芸楼、郑曼靑、张谷年、刘延涛诸先生。首创七友画会。五十一年、复与黄君璧、叶公超、陈子和、朱龙厂、姚梦谷、余伟诸先生。组成壬寅画会。其会友中有陶寿伯、傅狷夫、季康、陈隽甫、林中行诸君子。均以夫唱妇随。与高氏伉俪为通家之好。斯六俪画会。又应运而兴也。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之始。先生受聘为美术硏究所敎授。曁聘为中华学术院硏士。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君子之至乐也。 先生汎爱亲仁。轻财淌义。赋性豪迈。而乐于助人。当代名公巨卿。辄慕与之交。座客常满。而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