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羊皮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絲綢之旅—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8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皮筏 河景 塑像 黄河

    第五十九首 黄河河床其一 乘坐现代气垫船枯水之期风浪静其二 西方高架铁索桥虽道自然造物妙替代古老羊皮筏涨潮时候似处狼那有悬河景观奇怎能否定夺天工注—全世界只有黄河是悬河,传为奇观。但是长江大桥黄河大桥的科学化建设亦可叹为观止。第六十首 极目阁母子塑像民族源流在黄河邙山有阁极目望犹似慈母育婴儿波涛大水向东流注—邙山极目阁下有慈母育婴塑像,象征黄河孕育中华民族,意义深长。

  • 文章黄河上的羊皮筏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羊皮筏子 交通工具 照片资料

    羊皮筏子是用完整的皮或牛皮,充气后,扎靠在一起而成,是过去渡河或水上运输的轻便工具。它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日夜兼程。缺点则是只能顺流而下,或横斜渡河,不能逆水上行。因而俗称:“下水人乘筏,上水乘筏人”。诗人描述皮筏的诗云:“轻似沙鸥水上浮,随波一刹过前洲。夕阳散尽山村客,负筏人归月在头”。现游客多乘筏以饱览河上风光。

  • 文章憶渡黄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志良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羊皮筏子 怀念往事 家乡风貌

    从家鄕到陕西要渡过黄河,妻小时候跟着大人逃难,曾经由河津坐皮划子顺着那山峯中间的奔涛巨浪直放对岸的韩城。河津上面就是禹门口,两岸龙门山,黄河从这里直泻而下,计划供应华北电力的水力发电厂就要设在这里。皮划子是把几个装有毛的皮包绑在一起,渡河的人们坐在上面,碰上暗礁或是岸边的石头,不容易破损,即使一个皮包撞破了,整个皮划子也不致于沉没。大人们深怕小孩子抓不牢划子上面的绳子,就把他们捆在皮包上,以防万一。黄河在那里不宽,又且流湍水急,所以不要多少

  • 文章蘭州種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毛君強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五泉山 黄河大铁桥 牛羊皮筏子

    黄河两岸的水轮,到处林立,难以数计。不仅为黄河上的特种水利,简直成了兰州的观光圣景。至于水轮是谁创造,传说有二:一说是林文忠公;一说是左文襄公。以情理推论,前者较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林文忠公在鸦片战争后,被谪新疆,道经兰州时,是无官一身轻,自有较多时间,顾及地方的疾苦,加以改善。而左文襄公,当时率军西征,军书傍午,日理万机,就难分神。总之兰州自有水轮装置后,人民的生活就大大的改观,却是事实。兰州的另一特殊水利,就是航行于黄河中的牛羊皮筏子。因黄河的水性

  • 文章踏破賀蘭山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银川市 贺兰山 岳飞 滩羊皮 渡河皮筏

    皮筏,李心衡金川琐记道:「邻近黄河一带,多浑脱,盖取皮去骨肉制出,轻浮水面,骑渡乱流,李太仆开先塞上曲有『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之句,其巧便已可槪见。」抗战末期,我曾奉命打从银川市遄赴磴口、临河公干,当时因前方军情紧急,车辆奇缺,我只得搭乘民间的皮筏前往。就这样,我在滔滔浊流的黄河上,过了三天的水上生活,而给我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象的,便是乘坐那巍颤颤的羊皮筏子。一棹泛中流打从银川市渡头登筏,展开行李,长铺大盖,就这样,高卧筏上,随波逐流而下,两岸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