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综述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统事迹、遗诗综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胡今虛 王庭侯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王统 人物传记 革命 综述

    王統是一九〇五年同盟會成立時較早參加的成員,他又是一九一三年秋中華革命黨開始籌建時第一個簽名參加者。他從清末至民國初期連年在日本和南京隨侍孫中山,是在孫中山身邊擔任過要職者之中第一個浙江溫州籍的同志。他參加反清革命、光復江寧,建造民國,特別是在民國初期輔佐孫中山創建中華革命黨,進行反袁鬥爭有過顯著的勞績。可是,王統逝世至今已三十多年,他的革命業績和身世,卻很少見於本國現代革命史籍;即是在他的家鄉,也同樣鮮爲人知。早在辛亥革命八十週年前兩年,筆者等即著力輯...

  • 文章舂鄕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舂乡桥语 旅外 乡情动态 栏目综述

    一、「棗陽文獻」是我棗陽旅外鄕親,象徵團結、聯誼、服務。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卹。發表著述、報導鄕情,交換意見的園地。自本期起,我們再闢「舂鄕橋語」專欄,分別報導旅外鄕親動態及同鄕會工作等。如婚喪喜慶、生老病苦、事業發展、遷徒異動,重要建言,找尋親友及故鄕動態等。深盼各當事人能將消息主動通知本社。尤祈各地榮譽理事兼聯絡人,要滴水不漏的,彙提本社,以憑報導。在此先說聲:謝謝!二、本刋主委姜法乾鄕長,現榮任第四屆同鄕會理事長。副主委兼主編李光啓...

  • 文章貴州首次舉辦全國佛教學術研討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張明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贵州 全国佛教学术研讨会 会议综述

    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籌備組織工作,二00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紀念著名高僧赤松和尚創建黔靈山弘福寺三百三十周年大型慶典活動在貴州貴陽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以及臺灣、日本、尼泊爾的高僧大德、書畫名家、專家學者與貴州僧眾各界上萬人匯聚黔靈山,共同緬懷赤松和尚和歷代祖師,祈保國泰民安。此次慶典活動包括;書法繪畫攝影藝術展、開山三百三十周年紀念法會、赤松道場立碑儀式、五百羅漢開光儀式、全國性佛教學術硏討會和參觀遊覽等,活動歷時五天,盛況空前,影響深遠,是貴州乃...

  • 文章國內漢學硏究的方向與問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7期  作者:丁邦新 出版时间:1988-07-30
    关键字: 汉学研究 学术综述 中国文学

    「漢學」這個名稱以往有過若干爭論,但是一般人大槪都了解它的含義,在本文中約略相當於「中國研究」的意思。由於多年來學術崗位上工作,常常注意國內外漢學研究發展的情形;中央研究院主辦過兩屆大型的國際漢學會議,個人也直接參與籌備的工作,頗有一些感想。在此想談一談國內漢學研究應有的方向,並提出幾個困難問題來尋求解決之道。方向之一—發展各自的特色現在國內大學有中文系、歷史系的爲數甚多,同時設有相關研究所的約在二十左右。以臺大師大兩校而言,歷史系的專任教師合計在六十人...

  • 文章嶺南學者的詩經硏究(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岭南学者 诗经研究 学术综述

    程兆熊敎授說:詩經是民族的靈魂傅斯年先生說:詩經是古代留下的寶貝。

  • 文章譚理事長就職一周年大事記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00期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会务综述 会议召开 采购审查小组 规章修订 建筑维修保养

    【本刊訊】本會第十一屆理監事,自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十一日就任迄今屆滿一週年。一年來由於全體理監事之通力合作,工作人員之盡心盡力,以及全體會員、鄉親之支持、鄉賢之指導,會務得以順利推展。茲將一年來之會務運作,綜合概述如下:一、一年來計召開常務理事會議十二次,臨時常務理事會議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六次。監事會議三次,臨時監事會議一次。粵籍大專學生奬助學金保管委員會及審查委員會會議各一次。青年委員會會議一次。本會粵籍大專學生獎學金受獎學生交誼會一次。二、為求財政公...

  • 文章杞縣文獻總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6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杞县 文献综述 河南名县 中原粮仓

    河南杞縣,古稱雍邱,位於開封東一百一十華里,東臨睢縣,西接陳留、南臨太康、北壤蘭封、方七十里,境內平原沃野,無名山大川,產麥、豆、高梁、穀物等,氣候冬冷夏熱,秋爽春暖,四季分明。人民古樸誠實,安土重遷。敬天法祖、勤謹守禮。惟以水利不興,早澇無常。靠天吃飯。俗諺有三年旱,兩年澇,一年豐收,兩載無虞。設無兵燹,溫飽有餘。至於金杞縣之稱,實爲錢糧之重,非金玉滿地之富庶也。交通距隴海鐵路,距縣城約有六十華里,汽車公路,僅平坦沙路而已。一般交通有馬車、牛車、土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