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结婚回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有意種花與無心插柳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8期  作者:唐潤鈿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交谊往事 唐润钿 结婚回忆

    肯回来,他是第一批回来中之一员。三十五年前之唐润钿结婚照。他搬走后,贤美不再谈到他。不过,他却给我写信;他自屛东调回台北任职于国防大学后,也常到宿舍来找我,很正经地谈天说地。有一次巧遇一位男同学冬冬也来找我,同在会客室坐了一会。他像大哥哥似地坚持要请冬冬与我一起去朝风咖啡馆听音乐,我没想到冬冬竟也同意。那晩都听他一人说话,讲他在华盛顿、在东京的趣事与奇闻,以及音乐家的逸事。冬冬一反常态,如坐针毡,但还是坚持到底,才各自回家。后来他提出求婚,也就在我大学毕业那年

  • 文章似水流年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7期  作者:陳亞芳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相亲 结婚

    中将主任,他对春笙的观察与了解,当然要比较深刻,他说对于这件婚事,他愿意作保,一再对我说,春笙是个了不起的人。「像这样洁身自爱,又能发奋上进的年轻将领,在目前中国还找不出一个与其颉颃的人,他的事业刚在开始,前途正如旭日初升,如果说要培养国家的后继领导人物,舍春笙而外,实不作第二人想。」老师对他如此器重,干妈又苦口婆心劝导我,但是我并未因此动心,我是不愿意结婚的。在上海时,说亲的人来来去去几乎户限为穿,使我极感烦厌,想不到在南京又被这老问题困扰了。我觉得婚姻为人

  • 文章(甲子鄕愁)雙親的遺珍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投笔从戎 返乡探亲 结婚戒指 往事回忆

    原状,未见养我长,教我成的人,令人哀泣不已!缘以母亲早逝,先会八十七岁的舅舅,晤面时激动无语,所谓:见舅如见娘,对眼泪汪汪!踵接拜访九十高龄的姑妈,她告诉我家母去世后,她承受母亲遗物衣柜的经过。然后胞弟将父母的结婚戒指献给我,并说:大哥走后,举家望眼欲穿,尤其父亲倚门而望,夜以继日,日日念,夜夜想,边哭边唱: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天天头朝外,盼我儿赶回家来……。今日我已回家了,却不见思念我的爹娘,只见荒凉墓冢,沙林弥漫,我戴着双亲遗珍戒指,目睹母亲的遗物

  • 文章婚禮中的真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李平蔭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结婚典礼 往事回忆 恩情难忘 真情可贵

    十一月二十日,是同鄕、同学又兼好友的徐国华兄之二千金慧慧小姐,举行结婚归宁会亲的大喜之日。尽管婚礼举行的地点远在南台湾的高雄,却并未丝毫动摇我这个家居台北,堪称「远方客人」的参与心愿,原因是国华兄除同鄕、同学之谊外,也是我人生「起跑点」上帮助我,指引我朝「康庄大道」勇往直前的良师兼益友。回顾在民国三十八年来台之初,年甫十四岁的我,承蒙孙伯伯肖韩先生暨夫人的收养,,视我如己出,恩重如山。随后,表哥夏荷生先生与我取得联系,嘱我随他南下高雄,替我补习,因为当时

  • 文章賀新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杭立茂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新人结婚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过去老新浦街风俗,普通百姓家儿子结婚要请两个十岁左右的童男子去说喜话,讨福口,增加喜庆气氛。笔者童年时曾多次被邀请过。结婚当天,在鞭炮声中新娘迎进家门,拜完堂,在伴娘和女眷陪伴下,新郎新娘款款步入新房,端端正正坐在床边,双脚踏在假踏板上,准备接受来宾祝贺。首先进入新房的是请来的两个童男子,穿戴整齐,大步跨入新房,面对新郎新娘双手抱,一面作揖一面说:「恭喜新郎,贺喜新娘,一年养一个状元郎。」为了表示尊重,新郎新娘要站起鞠躬致谢。接着两人来到放马桶地方,其中

  • 文章慶春澤(高陽臺)敬賀伯衡前輩喜結佳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黃心培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结婚祝福 同乡联谊 故乡回忆

    故國雖遙,家園縱變,黌門依就情深。三載同窗,韶華寸寸如今。天涯半世經漂泊,恨消磨,多少光陰!任當年,滄海橫流,不改鄉音。風霜歷盡歸來後,但憑誰相慰,浣濯塵襟?喜幸重逢,仍懷一片冰心。古稀漫道桑榆晚,自有人能解孤吟。最堪欣;千里良緣,再結而今!

  • 文章詩云鐘鼓以樂之,易曰乾坤而定矣——賀范德益鄉長令郎范希賢先生楊淑圓小姐永結同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结婚贺词 同乡动态 往事回忆 散文诗联

    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我国婚娶的时间,演化到现代,不一定要在二月,也无须非在黄昏,中午亦可行嫁娶。这弹性的选择,非常适合这繁忙的工商社会。结婚乃人生之大事,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而婚礼乃人生之大礼,素为国人所重视。夫妇因婚礼而结合,因之我国先贤圣哲创造了一套繁冗复杂的仪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台湾社会整个发生了重大变化,工商业取代了传统农业,西方文明也几乎淹没了传统文化。社会迈向现代化本来是好事

  • 文章两张弥足珍贵的结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结婚照 往事回忆 恋爱经过 周年纪念

    这张弥足珍贵的结婚照(图一)一直珍藏在我家第一本相册的首页。岁月易逝,一晃六十年过去了,但是这张照片依然是黑白分明,完好如初。我们结为秦晋之好,更加使我相信世上有「缘分」之说。一九五一年春,全国第二批招收军事干校学员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工作从上至下皆由各级团委负责,当时我是团市委宣传干事,被抽调在市招生办公室。一天上午有两名女同学来报名,其中有一位就是她,另一位是她同班同学。学生打扮,朴实无华,眉清目秀。我一时怦然心动,这不是我理想中另一半嘛,但转而一想

  • 文章双亲结婚六十年暨家慈八秩寿庆纪盛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本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八秩寿庆 周年纪念 结婚典礼 回忆往事

    八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是双亲结婚六十年的日子,及母亲八十岁寿诞,父母亲是民国二十八年农历七月结婚,次日刚好亦是母亲的生日。当时都是父母主婚,是表亲王树歧的尊翁王老先生作的媒,男女双方并未见过面,那时外公任保长(现在里长)很有名望,王老先生任里干事,就这样介绍双方家长,认为门当户对。结婚时六顶轿,对子马,旗牌职事全套,牌上凡是刘家做过官的,清朝民国都可写上,当时二爷子久做过偃师修武县长,开封、安阳师范学校校长,江西萍鄕烟酒税局局长,这些都写在牌上。父是独子

  • 文章愛使人更有廣度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保其青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陈乾凰 六十年结婚证书 往事回忆 桃溪寺青年军

    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为了珍惜这一段缘,几年前同学们倡议,成立了「桃溪寺同学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在全岛不同的地方举办年会,他们还准备2006年八月至九月份回贵州遵义桃溪寺举办「寻根之旅」年会。会上,一名八十余岁,个子高大、一头银发、富富态态、穿一件暗红色羊毛衣、雍容华贵、满面笑容的贵州遵义籍的陈干凤贵宾秀出了她的宝贝。她说:「这是我精心保存了整整六十年的结婚証书。」她话一出口引起会场一片哗然,大家争先恐后的冲过去从她的手上接过来看。好不容易轮到了我,我接过这张保存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