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建筑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舊詩集九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正龍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诗词集锦 和顺古镇 边境山区 纪念建筑

    文士诗词染酒痕;温登地灵育群才,独上魁阁不胜哀,四野有草皆「败马」[2],毒气扑鼻口难开。吕祖殿倾四壁风,石牛瘦骨卧荒台;借问山鼠何处家,村边青翠堕尘埃!当年万木竟葱笼,至今唯有双杉在,双杉兀立数百年,子畅[3]诗碑字已残;刀斧斩尽香果树,汚泥沾满洞协天。谁为春色在人间,我向长老指残壁,长老顿足长叹息,复我侨乡佳山水,岁月遥遥不可期![1] 李根源字印泉,为民国开国元老。[2] 「败马草」即紫茎泽兰,据传马嗅其花味,多患肺炎而死。石头山「紫茎泽兰

  • 文章清駐日本公使何如璋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何克強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中国近代外交史 何如璋 历史轶事 石牌坊 纪念建筑

    文昌阁左侧不远处有一巨石,写了「小有洞天 何如璋」七字。后来作了石刻,现成为大埔县保护的文物之一。洞天,乃道家指神仙所居之地,意谓此处为洞天福地。三、石牌坊之议到过大埔县旧治茶阳的人,都会知道学前街有一座石牌坊,造型浑雄,令人肃然。这是纪念明朝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的饶相和其子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的饶与龄而建。,石牌坊上端一面刻「丝纶世美」,一面刻「父子进士」。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八年)何如璋次子何寿朋(号士果,清朝时任吉林知府,民国任潮安县

  • 文章對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劉志儼 萬榮保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楹联 世博园 建筑对联 历史纪念

    劉志儼滿添一唱滿庭丹桂秀添嗣世家風明祥一唱明玉無瑕璀璨金音久祥雲獻瑞雯氛籠護長立冬二唱已立立人揚至樂三冬求暖言存忠吟上海世博園萬榮保一、和藹世博園 十廈萬間先得日魅力新世界 中華一統廣招賢二、水因黃浦海為美 春到地球村最濃三、萬國爭迎世博會 九洲喜看豫園春四、美四海詩杜《海年》嵌第六字雪湧雲峰千海浪 風穿古漚萬年冰軒轅黃陵聯五、春日輝嬌山 千株翠柏鬱鬱蔭祖地秘舊照淚水 萬點波光粼粼映皇陵軒轅黃帝廟聯六、三山五岳 古都崇道朝始祖四海八荒 新鄭尋根拜先皇七、詩鐘《甲...

  • 文章峡江自得堂建筑经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峡江自得堂 建筑经过 抗日战争 返乡纪念

    家中,示意为双亲于家鄕建筑纪念堂(自得堂—父亲堂名)壬申初汇款返鄕,兴工建筑五层楼房花园等,因施工延误,迄今方告完成。感书数语:雄壮巍峨自得堂,承先启后永馨香。敎忠敎孝兼仁爱,守信守义兴和平。欲以家风移劫运,岂容浇俗乱家邦。弟勇兼行嘉名著,弈叶兴隆鼎革昌。附注:自得堂为家严堂名,鼎兴隆为家严商号名称,忠、勇、孝、弟、仁、爱、信、义、和、平为余六子四侄名字,忠孝传家为先 总统蒋公送余荣典之玺匾额。

  • 文章基隆林森纪念舘决建在中正公园图样画就一俟批准即可发包动工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林森纪念馆 生平文物 建筑物 募捐

    本刊讯】基隆市林森纪念舘,舘址初步勘定,将建于基隆市中正公园上,总工程费四百余万元,预定明年施工。林森纪念舘占地三百余坪,为两楼建筑物,楼下定名为林森厅,二楼是林森纪念舘,陈设林主席生平文物、墨宝等遗物,供人观赏。据悉:筹建林森纪念舘系福建同鄕会发起。基隆市福州十邑同鄕会舘,已决定卖掉义三路的办公室约二百万元,作为筹建基金,同时并发动募捐筹建委员会已在中正公园山顶上觅得一块空地,经勘查及复丈结果,画就图样,已送基隆市政府静候批示后,即可进行各项手续,幷

  • 文章上海的古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上海古迹 古迹列表 古迹简介 纪念建筑物

    创办浦东中学,淸廷赐盐运使衔。淸顾烈妇墓——在南门外。乙 纪念建筑物陈英士纪念塔——在中华路方浜路东南,是蒋总统、黄郛、张羣等发起所造,开工于民国十九年(一九三〇)五月十八日,为纪念陈英士的遇难日,落成启墓于同年十一月三日,却又纪念着辛亥革命,上海的光复日,并陈英士规划光复之功。建筑于南市交通的中心点,又纪念了陈英士提倡拆城之功。塔高八十尺,内设铁梯,可达顶端,外表极崇巍之致,内分七级,塔下用大理石镌篆文「陈英士先生之纪念塔」九字,后壁有门,两旁镌陈英士先生

  • 文章国父纪念馆风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国父纪念馆 建筑风貌 民众活动

    国父纪念馆一块土地,经过人力规划,有地坪、青草、花园、树木、水池:等,便是公园。台北大大小小的公园有好几十个,大的也不算得多大。忠孝东路四段的中山公园,那土地有十三、四公顷,国父纪念馆建于此地,所以人们一直叫这公园为国父纪念馆,好少人叫中山公园。国父纪念馆这建筑,也可以说台北的指标。大,一百公尺宽,一百公尺长,就是一公顷这么大。当年设计时曾公开征图,应征的建筑师,非常踊跃,结果选出五图,呈请总统蒋公裁决,总统蒋公选定了第三名王建筑师的设计,即今日的外形

  • 文章国内外旅游人士到台北市旅游所选择的第一观光景点—中正纪念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張海清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台北市 旅游观光 中正纪念堂 建筑风貌

    征求海内外设计最后采用杨卓成建筑师之设计。中正纪念堂设计时,即隐含丰富的象征语汇。外表以蓝、白2色为主,象征中华民国国徽中的「青天白日」,纪念堂平面为方形格局,象征蒋中正的「中正」,坐东向西,面向总统府与大陆遥望大陆故乡。仿效北京天坛的琉璃瓦八角攒尖顶代表八德,而隐藏其中的人形象征天人合一。纪念堂正面有石阶84阶、加上大厅前5阶,合计89阶,表示蒋公享寿89岁。台阶中间为中华民国国徽图案的御路,在中国传统建筑上,只用于宫殿或庙堂。铜像大厅正堂上层青铜大门高16公尺

  • 文章梅香堂遊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鄧思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梅香堂 建筑溯源 纪念先人 游记 诗词

    庚辰(二000年)四月念八日,余赴东安小江口江西头村,梅香堂楼上天台,举目四望,佳景频临。绿杨沙洲,紫水蜿蜒南折;良田沃野,碧波浩渺东流。落霞岭上飘浮,冈峦叠翠;长虹江下舞彩,桥影卧波。农事牵掣,渔舟泊岸停留;锦鲤潜游,鸭群戏水追逐。云闲潭静,古树悠悠,日暖风柔,环境幽雅,真乃人杰地灵,景明淸静之境也!梅香堂者,乃蒋府纪念先人,昭示后生,光前裕后,维吾德馨之构筑也。堂容肃穆,家训尊严,忠孝为本,勤俭居先,勗勉砥砺,造就有成,希圣希贤,期望在焉。梅香堂设计

  • 文章中正纪念堂简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正纪念堂 名胜古迹 建筑结构 简介概要

    建筑结合自然环境与人文空间,具有中国「天人合一」的美学风格,成为现代繁忙社会中,一块幽静的园池。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巿中心,整个建筑设计不仅充分显示中华文化特色之美,而且撷取各国纪念建筑物之长,气势雄伟,景观壮丽。尤以庑殿顶的「国家戏剧院」、歇山顶的「国家音乐厅」和「八角顶纪念堂」,构成三山并立的布局,更表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色。中正纪念堂堂高七十公尺,堂顶为尖状八角形,用宝蓝色琉璃瓦覆蓋。四周墙壁以白色大理石砌成,再陪衬著堂前的「红花坛」,显得庄严肃穆而又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