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简化文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國父對漢字的主張——談正體簡體之問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孙中山 汉字 《孙文学说》 简化文字 繁体字

    乎?」国父说到中国文字,从实用久远,从硏究学问,从同化异族,从思想传授,从纪史翔实无间,从传布流用之广,在在主张汉字绝不能废,理由是如此充分,主张是如此坚决,使那些「新学之士」再未说「汉字不废,中国必亡」,然对中国字之难写,还可想法子改革。三、国府试行简化文字可行性民国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当时国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汪精卫、教育部长王世杰,曾以部令一一四〇号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凡三百二十四个字,惟次年二月即收回成命,盖以我国文字,使书得以同文,两汉以

  • 文章简化我国文字部首及读音的刍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简化部首 统一读音 文字

    我国文字之优美,夙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推崇,认为非其他国家所能相提并论。惟我国文字部首之繁复,致查字困难,不若西欧各国文字,以字母顺序排列之易查,为其美中之不足耳。查我国文字,自周宣王时史籀取苍颉形意为大篆,秦李斯减大篆为小篆,再由程邈减化小篆为隶书,嗣后人变作楷书,为官署民间所一体书写之字形,取其易写而易认也。而字之部首繁复,无论大小字典,悉依康熙字典所列部首为部首,计有二百十四之多,迄今三百余年来,墨守成规,从未有简化过。兹笔者拟议凡一部首仅列有两三字者

  • 文章(国政演变)简化、演化、还是政治化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0卷 第30期  作者:中央日報副刊高宗仁提供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简化字 繁体字 中华文化 表意文字 文字功能

    的困扰。再看(3)适(适),可是这个适是古有的罕用字,所以遇到真的适像是「南官适」需要写成更古的「迌」,反而字型更复杂了。以上所举出的几个小例子,只是说明了大陆所公布的《简化字总表》本身就有许多因陋就简的地方,更无意也不能取代所有的中文字,这是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得注意到的首要课题。许锬辉:同样是中国人,海峡两岸却使用两套文字,这是事实,如果不解决,现在是个笑话以后会是个危机,也就是中国文化面临断层。早在民国八十年八月,在海基会安排之下就曾经组团到大陆,和学者

  • 文章漫谈汉字简化问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汉字简化 文化圈 象形文字 繁体字 中国楚汉文化研究会 2001年

    这足以证明汉字的魅力,无法抗拒。中共自建政后,不问汉字造字原理及六书演进过程,强力推行简体字(简化方法,兹不赘述)其目的要将汉字拉丁化,变成拼音文字简化汉字,不过是其初步工程而已。当然简化字中,有部分都是两岸所共同使用的文字,并非新造文字,不是一无可取之处,完全否定其功能。须知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而且绝大部分是形声字,描写自然界的物象,不字犹如一画,横写成岭,竖写成行,或庄严端正,或气壮河山,或龙飞凤舞,早已形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品,诚如西洋人看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