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竹园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義縣民抗日浴血記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作者:曾顯祖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嘉义 诸罗 竹园 火焚 抗日浴血

    一、前言嘉義古稱「諸羅」,為本省嘉南大平原之中心,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居民多係民族英雄鄭成功復臺時的泉州所屬晉,南,惠、同,安,金廈子弟兵遺眷之子孫以及明季閩南先賢顏思齊開墾臺灣之拓荒先輩之後裔,故民族意識特為濃厚,抗暴禦侮之志節甚然英勇,遜清「甲午之役」、中日戰爭我方失敗被迫訂下「馬關條約,致將美麗的寳島—臺灣及澎湖列島割予日本,當時全島同胞義愤填膺,群起反抗,雖然日軍強行登陸佔據寳島並大擧殖民及施高壓手段統治,惟嘉義縣民時有抗日義擧,其中最為激烈而予...

  • 文章回饋桑梓應獲掌聲

    来源期刊:《零陵人》 第10期  作者:本刊編者  出版时间:1996-01-20
    关键字: 回馈桑梓 捐款购车 竹园新城幼儿园

    最近有两位乡亲先后来电,询问三年前部份在台同乡「捐款购车」赞助台联会使用,及购地修建永州市「竹园新城幼儿园」事,是否与同乡会有关,且话中略带质疑与不悦。恰巧本刊编者,既是参与人,也是当事人之一,来龙去脉,知其甚详,特借此一角,扼要说明,以解疑虑。这两件事情,基本上纯系部份在台乡亲,回馈桑梓,所作的自我牺牲、奉献,与同乡会毫无关联。先说「捐车」的来龙去脉:溯自开放大陆探亲的第二年,已故同乡邹国荣乡长第一次返乡探亲,发现家乡交通闭塞,无车寸步难行,在台联会曾

  • 文章荆川先生文武全才剿倭名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2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唐顺之 荆川先生 剿倭名将 文武全才 竹园

    在,经过时代之转变,现已荒芜不堪,祗有横额石坊一座在,文曰:「荆川先生读书处。」为其外甥孙愼行所书,(孙愼行亦是我邑人氏,明季万历年间进士、熹宗时官拜礼部尙书),前有一方竹园,其间树有一石笋,别无其他古蹟可寻,荆川先生之墓穴,亦在其旁,墓地四周,已垦为农田,关于家鄕荆川先生之传闻纷纭,不实之事,遍于各鄕,据云其晚间阅读金甁梅时中毒而亡,书页上涂毒,其阅读时甚速,有一目十行之能,转页时,用两指在唇加湿转之,阅半而已知中毒,死后嘱家人切勿使外人来吊,在七七之间,棺停

  • 文章源远流长话竹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周清祥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福建安溪竹园 返乡谒祖 先祖事迹追忆 旅行纪实

    安溪同乡会理事周清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己卯年蒲月,组团返回故乡竹园谒祖,凤城的月晚显得格外清新美丽,也许因为少了现代工业的污染,一轮明月高挂,满天星斗闪烁,令人不禁掀起遐想。第一晚走在凤城夜市街道上,朴素而不失喧哗的小街,簇拥着人群,遥想二百多年前祖先渡台前的风华是否依旧。尝试从安溪文献资料中找寻竹园旧时足迹,物换星移,转眼六百年,从弹指间溜走。想当年:「先锋扫南扬光明,父子鎭关统万兵,只因皇上听谗言,抄家九族祸连绵,得报背父连夜逃,父

  • 文章(讀者投書)土地純係三人集資購買與零陵同鄉會毫無關連旨在回饋桑梓無利可圖

    来源期刊:《零陵人》 第15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台北市零陵同乡会 李再春 黄拯民 竹园新城 杨学文

    就是要将这块山坡土地,建筑成一座现代化与古典型混合、美奂美仑的台湾「竹园新城」,来做为对「零陵人」故乡的永恒纪念。但其最最重要的着眼,则是为旅台零陵同乡,尤其是将来决心「落叶归根」,返乡永久定居的乡亲们,提供衣、食、住、行、育、乐,环保齐全的安养场所,让大家集中住在一起,彼此可以相互关怀,相互照顾,没有寂寞,不愁吃喝,大家能在幽美、清静、安详的生活环境里,欢渡余生,安养天年,我等如此设计规划,用心良苦,何来图利之有?三、宣导盼望参与因为我等三人,始终将这块

  • 文章紫氣東來 巨龍騰飛

    来源期刊:《浦東》 第72期  作者:新民 出版时间:1993-05-30
    关键字: 经济开发区 南巡讲话 基础工程 竹园商贸区 商业大厦 高新技术

    新年伊始,春暖意濃。呈現在眼前上海市浦東開發計劃中四個重點開發區的推展勢頭,業績輝煌,猶如詩畫一般——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