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窑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善窰的盛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2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9-12-06
    关键字: 嘉善县 兴衰史

    嘉善全县有砖瓦三百多座,对于全县经济,大有助益。是分布在干、下甸庙、范泾、地甸、界泾、洪溪、夏河、福善泾、天凝、淸凉庵等处。平时动烧,不过七成左右,盛旺时期,可达九成。窑业历来总有间歇性的盛衰期。然而一年之中,也有衰旺之季。每年冬春,砖瓦货价必较高;因为天寒地冻,泥坯出货不易,没本钱的小户,泥坯储存不足,所以一有销路,砖瓦必涨。普通砌墙用的三号砖,最高价每万块要合白米十石左右;最低价时,只合白米四五石。泥坯价约等砖价三分之一弱。瓦片与黄道砖(小砖

  • 文章再谈同安陶工业

    来源期刊:《同安》 第33期  作者:陳曙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石湾陶展品 石湾特点 同安 经营管理 研究技艺 没落原因 殷切期望

    有中国大陆陶瓷窑业的分布图。细观之;吾同安竟赫然在目,其与景德镇、德化、石湾等同分占大陆二十余处窑业之一。我人理宜珍视此难得的一席地而加以发扬光大。同安所产的陶品,由于原料之不同于德化,故其产品之层次亦有异于德化所产者,二者自不能相提并论。但石湾陶之质感及色泽,据笔者之硏判,其主要原料,应与同安所采用者同以高岭土为主。同安间亦施用简单釉料。笔者前曾论及,吾同因缺乏天然资源之一的燃料,而不足以发展工业。但三年来曾二度返鄕探亲,深觉目前运输交通畅便,与

  • 文章大埔陶瓷的生产年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陶瓷业 生产历史 址遗址

    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我省四大产瓷区之一,是全国青花瓷盛产区。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大埔陶瓷的生产年代,历来众说纷纭,到底大埔陶瓷始于何时?这个发生在几千年前的事,现在探索起来,似乎有点虚玄,但我们可以观今推古,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再以查阅有关的陶瓷史料及大埔县内六个乡镇三十四处古址调查,根据文物的发掘和考古研究表明,我们认为陶器与瓷器的生产年代应分开而论,不能混为一谈。大埔陶器的生产年代属商周时代(前十六世纪—前七七一年,即三千

  • 文章大埔陶瓷科技新發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陶瓷业 科技发展 历史发展 隧道窑生产线

    张乃焯、郭玉辉、邓佳鸿等四位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设计四、五M3油烧(0#柴油)梭式(屉式),再一次进行炉改革攻关,并于一九八六年施工,建成广东全省第一座油烧梭式。以后,该炉广为推广使用,广东全省先后兴建了近七仟座梭式(大埔三佰多座),取代了古老旧式龙,改变了传统陶瓷龙烧柴草的旧法,推动了陶瓷烧成事的发展,亦为绿化广东大地立下汗马功劳。一九八八年,该炉荣获大埔科学技术进步奖。翌年,经广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经援部中介,为援助南美洲厄瓜多尔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