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凤仙山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7期  作者:劉元戎 化南 元岱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凤仙山 秦王 柘沟

    一)昆仑东势气蜒雄,灵凤双栖龙二笔。叠翠重峦山色美,祥龙献瑞世奇虹。二龙打挂天亦变,白黑云现雨和风。绝壑通天凤展翅,秦王碑下放和鸣。(二)柘沟北上凤仙山,道士庄中袅袅烟。跑马岭顶山妙帽,主出大将鎭山关;文昌阁上玉皇殿,三拜钟馗问状元,丹凤麻姑迎王母,古柘嘉许变桑田。

  • 文章西秦王爷——戏剧团班的守护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西秦王爷 戏剧团班 信仰

    台湾文献西秦王爷就是唐玄宗,他是优伶的守护神。淸时台湾,泉人喜爱南管,南管的戏班和票友,大多供奉孟府郞君、子游夫子,或南极大帝为其守护神。漳人则喜爱北管,北管的戏班、票友,自古就虔诚供奉西秦王爷,祈求他的保庇。台中、彰化的世居住民,漳人占多,从而盛行北管戏剧。在台湾各地,西秦王爷的神像大多从祀于其他神庙之一隅。建立专庙而隆重供奉者,乃属少数的特例。台北市艋舺西秦王爷庙,毁于光复之前。台湾现存西秦王爷之专庙中,台中县的天和宫、彰化县的梨芳园,就算极具

  • 文章南城鄢氏的姓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鄢克昌 出版时间:1970-07-02
    关键字: 鄢氏 行政官吏 秦王 甘棠遗爱 诗联 宗族

    鄢氏先世,出自周代,有召公奭这个人,系文王的庶子,封于燕,析土分茅,以国为姓。召伯在那个时候,布文王的德政,巡行南国,常舍于甘棠树下,国人思念他的遗爱,而敬重其树,不忍伐牠,后人以「甘棠遗爱」四个字,赞誉召伯的政绩,至今还作为行政官吏一个典范,这是我们先世的光荣的历史。召伯的子孙,世为王辅,燕国到了战国的时候称王国,为七雄之一。到燕王喜时代,受秦国侵侮,太子丹以御侮的策略,建议于王,王不用。当时秦王暴虐无道,太子毅然以除暴为己任,广结天下豪杰侠义之士,愤

  • 文章秦王洗头盆的来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秦王洗头盆 孔望山 村姑 石臼子 民间传说

    海州城东门外孔望山东南角那个小山尖上,有个不足一米见方的石臼子,当地人叫它「秦王洗头盆」(如图)。何以叫秦王洗头盆?这得从秦始皇东巡说起。话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东巡来到海州孔望山,立了秦东门,得意之余登山观景。忽见一村姑立于小山尖上,不觉心一歪,伸手便去抚摸村姑。冷不防,村姑转过脸来,吐了他没头没脸唾沫。秦王好不生气。可等他擦过脸,村姑已下山去远。谁知就打这起,秦王脸上头上便害起了疮,御医也束手无策。一天,他躺在床上,心想,只听人说:唾

  • 文章甘肅「引水入秦工程」通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聖岱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大通河 引水灌溉 水磨沟隧洞 秦王川地区 引大入秦工程

    亚洲最长的引水灌漑渠道—甘肃省「引大(大通河水)入秦(秦王川地区)」工程,主体工程将于十月十日正式通水。该工程可望改变秦王川地区干旱景象、增加农田面积、解决三十万人和二十多万头牲畜飮水、安排贫困移民八万人,并形成以改造扩建后兰州机场为轴心的兰州市卫星城市,及形成兰州北部的绿色屏障。「引大入秦」工程东一干渠已在八月底分段试通水,并在九月二十五日完成全段试通水成功。东二干渠则预计在明年底峻工。工程指挥部指挥韩正卿表示,「引大入秦」工程,将在今年十月十日正式

  • 文章天下第一劍客之墓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荆轲 荆冢 天下第一剑客 墓地 荆轲刺秦王

    荆㙇,即荆轲墓,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义士荆轲之冢。原址位于丰县便集之东。现已泯于西支河南岸。今日之便集村,就是由荆家村演变而来。公元前二一七年,十三岁的嬴政登基为秦王。自他执政以来,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相继攻占了韩、魏等国,继而欲引兵攻燕。当时的燕国父子为了表示臣服于秦,曾派大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由于太子丹不满秦王的傲慢和残暴,伺机逃归于燕国,他回国后,结交了当时人称「天下第一剑客」的荆轲,欲派他假和谈名义去刺杀秦王。」荆轲本是卫国(今河北省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