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遜淸一代浙江省之鼎甲(續91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鼎甲 人物 科场 逊清

    康熙十八年)应会试,因乃岳长洲宋文恪公充总裁,回避不与试,事闻圣祖,圣祖曰,翁婿何回避之有,可趣令入会,时日已亭午,奉旨送入场,卒以避嫌屛斥,传为科场佳话,又世倌与侄邦彦,四十二年同列二甲,选庶常,授编修。世臣与邦直。五十四年同榜,入庶常,一为检讨,一为编修,叔侄同年,亦为科场稀有之盛事。

  • 文章淸代科擧考試摭談(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6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6-02-20
    关键字: 科举考试 科场条例 历史典故

    照明淸以来的科场条例规定,鄕试与会试的考生试卷,在交到「收拿所」后,必须由誊录生照样誊录一遍,然后将誊卷送交考试官核阅,原卷另外存箱锁藏,以备取中时作核对之用。考生的原卷用墨笔书写,称为「墨卷」;誊录用红色笔,称为「朱卷」;至于考官的批语,规定须用蓝笔书写。经由这样的区别,原卷是否有误,以及誊录生是否作弊,考官是否有帮助考生之嫌,都可以一查而知,防弊的效果显然很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有作弊的可能,就只有夹带与传递之法了。于是乎又有「搜检」与「锁院

  • 文章庑斋脞记㈢粤人科场记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粤人科场趣闻 梁耀枢 黄章 谢启祚 冯潜文

    同榜,而年龄相差八十多岁,抚军某于鹿鸣宴时,有诗纪盛,中有句云:「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亦科场佳话也。㈢谢启祚自号老风流乾隆时,粤东诸生谢启祚,年九十八犹入秋围,以年例当早邀恩赐,大吏每列其名,辄力却之,曰:科名定分也,老手未颓,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呼?丙午鄕试,果中式,谢戏作老女出嫁诗云:「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疏雪满头;自知眞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靑春女,休夸早好逑。」谢尝以半百子孙图五字合成一寿字赠人。及百有二岁,朱文

  • 文章(叁:傳記)科擧制度中最後一名(拔貢)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2期  作者:汪公紀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科举制度 蔡爱仁 科场琐忆》 秀才

    的好帮手,很少到耍枪弄剑的武士羣里去物色,必然是向有学问的人请敎,因此大僧正、红衣主敎等,不断的在各大国的朝廷里出现。他们绝非早有当宰相的准备,也没有经过任何考试。而是环境的需要,「学而优」的必然归趋。如果学而不致用,去学做什么!这可以证明我们的科擧,连合了「学」与「用」,「优」而「仕」,是人类所能发明最合理最自然的制度。蔡老先生著作等身,在他短短的一篇「科场琐忆」中,将科擧的形形色色,以及他自己经验所得,忠实的报吿了出来,使得我们今天如置身于百年以前科擧环境

  • 文章徐枳村先生軼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夏秉宇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徐枳村 董良 状元 科场违禁 发配毗陵 诗词作品

    谈妥了一笔交易:若徐中了状元,董愿出三淮斗金子的高价买下这一头衔。徐枳村少不更事,且出身贫寒,没见过大市面,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一口应承下来。他心里盘算著:三年以后再考,视状元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殿试是由嘉庆皇帝亲自主试的。金榜一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果然中的是董良,他绯袍金带,跨马游街,徐枳村向他讨金,董良竟昧了良心赖了账。徐枳村满腔怒火,竟未考虑后果,当街抱住董良的马头嘁冤。事发后,因科场违禁,董良被斩。徐枳村亦当判斩,但嘉庆帝怜其才,免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