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神光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谈都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4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都神殿 宁波 邪病

    风流欢喜梦,梦中见到自己喜爱的人,前来陪伴他,顺从他,同欢同乐,同渡春宵,做出风流韵事,合参欢喜禅,导致梦中遗精。日复一日,精萎顿,食欲不振。虽满桌山珍海味,如同嚼腊难以下咽。四肢无力,面黄肌瘦,终日昏昏欲睡,病态毕露。经家人发觉,央人共力抢出,或抬或背,绕道至都殿养病。(俗叫避邪)必须做得极其秘密,愼防邪魔知道。说也奇怪,在庙中终夜无妖梦干扰,睡得很香很甜,一觉睡到天明。起身后到大殿上烧香礼,在庙中散步活动,但不能踏出庙门。习俗传说:庙中有神光笼罩

  • 文章閩都別記雙峰夢卷之一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古寺 海水 佛像

    莾中,得巖石而入,燕坐其中。周处士听了诗兴发作,和尙处借出笔砚,向粉墙上挥七言律诗一首,其诗云:万里重山绕福州 南横一道见溪流天边飞鸟东西没 尘里行人早■休晚日春山临古寺 浮云老树对高楼那堪望断他鄕目 只上萧骚自白头南洵寺在乌石山之东,梁大通六年,居士苏淸舍宅为之。唐嘉隆二年,建天王殿,三年号南洵寺,八年五月八日风雨雷电涌出佛像,欧阳詹作记,大观中赐额,建普明庵。至明嘉靖间,寺为豪门所蚀,仅存屋数椽。万历初知县周裔从里人请始复为寺,不及半寺之西旧祀瘟

  • 文章七塔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崇德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白塔 石塔 安福寺

    福州的塔,一般人只知道白塔和石塔,其实据记载,则有七塔。除白塔和石塔外,即(一)开元寺内,(二)大中寺内,(三)神光寺内,(四)安福寺内,寺前的路名就叫「仙塔路」或「仙塔街」。(五)阿育主塔,即塔巷口之塔。(废已久)

  • 文章(宗教研究)二祖慧可的求道精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劉道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二祖慧可 断臂求道 心源禅理 一代宗师

    二祖慧可,初名神光,北魏洛阳人。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时,神光请道甚挚,至雪夜、断其左臂,达摩感而许之,改其名为慧可,后受达摩衣钵,继禅宗法统,为第二祖。——(佛学大辞典)禅宗是中国佛敎五大宗派之一,也是最为殊胜的敎派。前期的中国禅学,杰僧辈出,习禅法者亦复不少。但自菩提达摩东来中土,传衣慧可,才形成了直指单传的禅宗,而达摩大师自然是中国禅宗开山的初祖。二祖慧可大师,生于虎牢,久居伊洛,姓姬。父寂,当无子时,常自言:「吾家向来积德,岂可使我没有子嗣」?祈祷

  • 文章尋根之旅——梅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曾克平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雁洋五指峰 兴宁 泮坑公王庙 黄遵宪故居人境庐 万秋楼 千佛塔 千佛寺

    曾克平,警察大學正科十七期,歷任區警察所長,警局科室主管、分局長等職計四十五年。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廿四日奉令來台接收、重建警政,參加台灣受降典禮。曾克平對書法頗有研究,退休後,曾受邀在高、屏文化中心展出個人書法六次,著有書法集二冊、淡溪文摘等。

  • 文章谈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9期  作者:焦席禩 出版时间:1971-01-31
    关键字:问卜 圆光 观光童子

    祚杰兄为「鄕讯」向余徴稿,余少小离家,对故鄕风物所知甚鲜,久未报命。昨阅「鄕讯」第四八号绍祖兄大作,获悉其精扶乩之术。扶乩与圆同道,皆设坛请问卜之术,当今崇信科学,对此求问鬼之事,似不可信,然其灵验显著之处,诚又不可思议。先父子秋公擅圆,余幼年目击经过,爰略谈一二,以塞「鄕讯」篇幅。先父厕身教育界,圆术得自前辈某■先生传授,并非以此为业,课余之暇,至亲好友,再三恳托,方始一试。其法以白纸一大张贴于壁上,设案燃香烛,请圆之人具疏,说明所请何事

  • 文章论晋学的求实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李裕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求实精神 董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创新精神

    欠缺的,应该据实写赵盾出逃和赵穿弑君的经过,不应简单归到赵盾头上。二、司马的求实与创新司马的求实精表现在不迷信权威上。司马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所作的《史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値,但不可避免,也存在着缺陷。对此,司马编《资治通鉴》,利用《史记》时是十分愼重的,他一一作认眞的考辨,对其正确者充分予以吸收,不对者则加以扬弃,并说明理由。如《史记·苏秦传》说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联合对付秦国,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司马根据《史记》自己的记载

  • 文章爲王荆公變法「三不足説』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黃紹華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王安石 《神宗实录》 梁启超 司马光 三不足说

    宋一代,宗实录凡四更易,聚论纷纷,几兴大狱。元祐初,范祖禹、黄庭坚与陆佃等,同修宗实录,陆佃数与范、黄争辩,陆佃列传曰: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佃曰:「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范祖禹为宋名臣范鎭之从孙,均为反对新法最力者,禹居洛十五年。全力助司马撰资治通鉴。司马为相时,陆佃之参与撰修,聊备一格而已,故其争论,自无任何作用。是为第一次之实录。其初本即已如此诬妄,企图一手遮尽天下人耳目,安可得乎!绍圣改元后,对元祐所修之宗实录,非议者众。宋史

  • 文章青原山风与十三中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劉家富 出版时间:1971-05-02
    关键字: 青原山 自然风光 十三中精神 阳明书院 民族精神教育

    各校略优,学生又是全部公费,教职员阵容坚强,学生素质整齐,采取严格军事管理。同学们身受流离顚沛之苦,有的家破人亡,只身逃到后方,爱国情緖至为高昻,读书风气极佳,只要天将发白,一个个急忙起来,在田野间,在小溪旁,在树林内,三五成羣,絃歌不辄,显示中华民族坚强奋斗的精,不是日本军阀飞机大炮所能屈服的。学校为适应战时需要,特别加强民族精教育,和军事训练,有二三事値得一提。第一、济南惨案纪念:五月三日,学校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蔡公时先生,召开纪念大会,由陈校长主持

  • 文章中原渡海来台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台湾神明 两岸交流 张巡 许远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应大师」、及「三代祖师」等。台湾的清水祖师爷,随安溪移民而渡海来台,成为当时移民来台的精支柱。全省现有寺庙九十余座。最古老的是澎湖祖师宫、高雄仁武福清宫、台南佳里震兴宫、台北三峡长福巖(祖师公庙)、台北市万华祖师庙。其中三峡的长福巖,由艺术家李树梅教授长期主持庙宇的建筑,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美仑美奂,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而成为旅游胜地。开漳圣王陈元开漳圣王陈元,唐代河南省光州人(今河南省固始县),唐高宗(一说僖宗)总章二年,福建南部有蛮獠之乱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