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祝英台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間趣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传说 祝英台

    蚕的故事这传说是从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里传述出来的。话说当时祝英台嫁向马家去的时候,轿过梁山伯的坟墓,她就下轿在墓前哭诉了一番,忽然坟裂开来,她便一跃跳入墓中,轿夫们急急勒住,却只有几个裙角还在手中,接着也化为蝴蝶,向空飞去。轿夫们只得快快地报明马家知道。这时马公子正立在桑树上引领望着祝英台的来到。一闻此言,非当小可!心痛失神,便在树上跌下,一命呜呼了!飘飘渺渺,来至阎王殿前。阎王传齐三面对质,可终于断不淸这一椿夫妻案。从此马公子便和祝英台结了不解之恶

  • 文章山伯訪友(川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迺予選輯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梁山伯 祝英台 剧本 访友 川剧

    说明祝英台本为闺中弱质,欲与男子抗衡,前往尼山攻书,父母不肯,便打赌乔装而去。行至中途,偶于柳阴下小憩,适逢梁山伯亦往尼山就学,,二人谈得投机,结为金兰之好。同窗三载,食宿与共,梁山伯竟未发现祝英台为一女子。英台本有心将终身大事,许与山伯,惟恐白璧微瑕,不敢言明。嗣后英台返家,山伯送行时,一路吟诗作对,英台虽稍露其意,然山伯始终不悟。及至分别,英台约山伯来秋赐驾一会,以为那时再来解决婚姻问题。殊知山伯迟到三日,英台已被父母许与马姓,二人相晤,难塡恨海

  • 文章扬州亦有祝英台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4期  作者:唐壽 出版时间:1973-08-10
    关键字: 祝英台 皇墓墩 隋炀帝陵

    偶读淸人焦循剧说:「吾郡城北槐子河旁有高土,俗亦呼为祝英台坟。余入城,必经此。或曰:此隋场帝墓,谬为英台也。」继读阮元揅经室文集,修隋炀帝陵记,略云:『嘉靖维扬志图,于雷塘之北画一墓碑:「随炀帝陵」四字。乃问之城中人,绝无知者。嘉庆十二年,偶遇北邨老农,问以故址,老农云:陵今故在,土人名为「皇墓墩」。乃从之行,至陵下陵地约賸四、五亩,陵土高七八尺,周回二、三亩许,老农言土下有隧道,铁门西北向,童时掘土,尙及见之。余呼邨民担土石,积土约八千石,植松柏五百株

  • 文章玉水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7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玉水河 传说 上虞 祝英台 梁祝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这是一段越剧台词,说确切一点,是一九五三年春,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范瑞娟、傅金香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戏中的第一句唱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古老的传说,千百年来,这个悽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玉水河眞有吗?祝家庄又怎样了?为了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笔者慕名前去绍兴上虞寻访。由绍兴到上虞,水路、公路、铁路,路路皆便。而笔者则选择了水路。因为想体味一下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5期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 明星版

    侧写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来台演出在春临大地的四月天,又有一团来自家乡的越剧团带来乡亲们最熟悉的越剧及耳熟能详的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且这次参与演出的,可个个是明星吔。由绍兴市演出有限公司、同唱一台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推广,全国十大越剧院团联袂打造的越剧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汇集当今越剧最具人气的八大流派和当今越剧舞台上最优秀的演员以及国内一流的创作队伍,主演全部是国家一级演员和文华奖。它的编排,凝聚了众多热爱中国戏曲事业的越剧人的心血与智慧

  • 文章漫談黃梅調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花鼓戏 黄梅调 梁山伯与祝英台

    改为反调)等四种,容易为观剧者所接受,所以花鼓戏的顾客,以太太们占大多数。据传在抗战期中,汉戏的名须生陈春芳,因倒嗓而加入花鼓戏剧团,予以大肆整理,更增加了许多新戏。笔者虽于卅四年冬,复员由川返汉,在汉口住了将近两年,因对汉戏有所偏爱,故未往覩改良后之新面目,殊为可惜。自邵氏公司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凌波、乐蒂主演,将黄梅调搬上了银幕,在台省大为风行,湖北的花鼓戏,黄梅花鼓当然是其中之一,但与正宗楚剧还是多少有点出入,在唱腔及做工方面,是大同小异。本年

  • 文章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编成了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豫剧 梁山伯 祝英台 四郎探母

    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编成河南戏,在月中的国军文艺中心演期里就要推出了。陆战队政战部副主任张静和表示:豫剧队计画,还要把几出广受欢迎的国剧戏码,在近期内改编成河南戏陆续推出,像锁麟囊、四郞探母等,都列人他们的工作进度。他们相信,经改编后的国剧剧目,会比国剧更精彩,更曲折感人,也更会受观众欢迎。因为国剧的戏码,尤其是「传统」的老戏,似乎都已定型,谁也不能动,更不敢改。但若换了一个剧种,就可把「积非」改掉,而更趋完美了。像四郞探母,这是一出历经「挫折」的戏

  • 文章梁山伯的廟和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戎行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庙 游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生死与共,合葬一冢的恩爱情侣,相传其墓地就在故鄕宁波,并建有庙宇供后人凭吊。据传说,梁祝当时读书的地点,在浙江省会的杭州府,他俩的家鄕,则在宁波附近。故鄕有句谚语:「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由此可见鄕人对梁祝恩爱相共,生死不渝的精神,表示何等的崇高与尊敬。梁山伯庙在宁波西门郊外,约三十华里左右的鄕间,没有公路也没有铁道,仅有石板铺砌的鄕村行人道可以通达,要不然,也能坐船去。抗战胜利的第二年,笔者带着初到家鄕的太太,从大后方调

  • 文章梁山伯爲情死的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1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1979-11-06
    关键字: 梁山伯 祝英台 史料研究 读后感

    我读了某报记者访郭博信敎授谈「罗密欧与茱丽叶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触,这位记者先生文章写得很好。我有点意见,我认为文学理论应与事实根据历史背景与现在文学结合,相辅相成,理论离不开事实,事实可作理论的根据,这一点谁也不可否认的,所以这位记者先生的作品仅就电影上的一点资料读「梁祝」的故事,与事实出入是可以肯定的。小说内容可以虚构,电影也是一样,若要谈到「梁祝」的故事,就不能不考据一下,摸摸淸楚他们绝对不是为电影上一样的戏剧性的,男女

  • 文章紹興歷史上的五位名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绍兴五女 西施 曹娥 祝英台 秋瑾 唐琬

    绍兴历代出了很多名士,而真正称得上惊世者是「五女」也。绍兴「五女」,以历史的先后排列,为春秋美女西施、东汉孝女曹娥、东晋情女祝英台、南宋才女唐琬、清末侠女秋瑾。如今,绍兴人为宏扬「鉴湖越台名士多」的光辉历史,别出心裁地将古代的名士们讲至街头,供人拜读,使今人与古代亲近。一、西施西施美像,在霓虹灯下显得尤为耀眼。瞻仰她,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宰嚭亡吴国,西施隐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诗韵的绵长,终算归还给西施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仍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