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祖墓祠堂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氏139代祖祥富公派衍簡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劉寶嶺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刘氏家族 刘祥富 家族历史 衍生发展 祖墓祠堂

    祥富公系劉氏大始祖源明公(受封於劉)傳下的第一三九代裔孫,尊爲大埔湖寮松柏坑劉氏的始祖。大祖巨淵公傳八子:濾、雲、清、瀣、澄、淦、滄、深。分居潮梅各縣,又分福建漳州廈門詔安雲霄徐州碣山山東青州等處。葬豐順葉華社圓子嶺「夫子彈琴形」。子清公原待父回住汀州寧化縣城,因宋季之亂遷居上杭苦竹村,隨又避居海陽清遠都。傳七子:排宗名依次爲:責、賢、源、文、昌、道、法。分居饒、埔、揭、潮陽、豐順、興寧、五華、博羅、河源、普寧、惠來、和平、江西、福建、平和清流等處。松柏...

  • 文章清明時節懷故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扫祖墓 怀念故乡 新江桥 家族祠堂

    自然不必说了,连镇海县城里还没有电灯呢!小学校倒有两所,一所设在我们张氏的祠堂内,一所设立沈氏的祠堂内,因为张沈两姓是衙前的大族。学校也由两姓自己设立的,以便两姓子弟就近上学。我年年去故乡扫墓,总觉得故乡的容貌依然,没有一点改变,店舖不加多,也没有扩大,道路没有拓宽,一切一切都没有变动,换言之,没有繁荣,没有进步,人口也没有增加。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出产,人口外移。有生产能力的人出外谋生,站住了脚,就接眷迁居。因此之故,故乡就不易繁荣了。抗战胜利以后,我曾回故乡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