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礼仪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不問蒼生問鬼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祠堂 祭祖 礼仪 风俗

    「子不語:怪、力、亂、神。」「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樊遲問知(智),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程注:人多信鬼神,惑也。可知孔門只是注重人道而不注重鬼神;雖然「敬鬼神」,但却「遠之。」然而,孔子對于祖先,仍然主張「祭之以禮」。中庸:「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注:宗廟、是祀先人之宮室也,禮記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廟。)這也就是曾子說的「愼終追遠,民...

  • 文章廣州滿人風俗漫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广州 满人习俗 八旗经济 婚嫁礼仪 丧葬礼仪

    如来等都供在支族长房家的佛堂里,关帝则供在军营里,一般人的家里不供神位,比汉人简单很多。五、尊重女儿:满人对女儿管敎极严,十二岁以上就不准出门或接见外客。女儿出嫁后称为「姑奶奶」,对娘家有遇事干预之权,此则似与汉族视嫁出去的女儿为「泼出去的水」相反。六、称呼:满人称父亲的语音似「阿玛」,称母亲的语音为「阿姐」,宗室称儿子或儿子称为「阿哥」,但广州汉人称父母已如汉族一样为爸、妈,只有对岳父才叫「阿玛」。婚嫁礼仪广州的满人因人数少,淸末间有娶汉军家的女儿为妻

  • 文章依稀「六禮」記當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旧式礼仪 六礼 婚宴 故乡风俗

    礼失而求诸野」——民元至民十之间,因已海禁大开,西风东渐,通都大邑,旧有「礼仪」,几已成为「鲁殿灵光」所存无几矣。但,我故鄕(德庆县凤村)还保留着颇多的旧有礼仪,古意盎然,回首当年,依稀可记。孔子说:「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故鄕之礼,鄙人颇「能言之」,愿学「白头宫女说玄宗」,为广东文献添加少许的「吉光片羽。」「仪礼」一书内,载有:「士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当时鄕人观念上,认为儒家所说:「夫妇乃人伦之始

  • 文章安流洑溪祭祖礼仪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胡少良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祭祖礼仪 风土习俗 洑溪

    祭」字依据辞源的解释:「是把食品供献在神灵或祖宗的面前,而对着他行礼之谓也。」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于祭祀都非常重视。在专制时代,上至帝王将相,每年都要举行祭天及祭孔大典。下至庶民,每年春秋时节,亦举行祭祖宗或各种神明诞辰等祭拜典礼。这是愼终追远的表现。其祭祀礼仪,有繁有简,例如祭孔行九献礼,一般行三献礼,而三献礼之中各地亦有不同,在五华安流洑溪一带,所用改良式祭祖三献礼,既简单,又隆重,极合现在农工社会之需要。兹将其简介如左:一、请土神仪式(俗称

  • 文章雍睦堂紀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雍睦堂 陈氏祠堂 礼仪祭典 建筑风貌

  • 文章禮尚往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小品文 礼仪传承 礼尚往来

    我国是礼仪之邦,尚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当年,孔子给学生传授六艺课,礼是其中一艺。历代统治者都把尚礼作为治国策略之一。可见礼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礼是什么?所谓礼,它起源于古代事神,引申为礼仪。比方馈人以物是礼,对人表示尊敬的态度或行为举止也是礼。礼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行为规范。礼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大至国事,小至家事(含婚、丧、嫁、娶),以至个人的视、听、言、行都关乎礼

  • 文章苗栗縣的鄕土文化片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期  作者:劉禹輪 李加勉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苗栗县 历史沿革 风俗礼仪 宗教信仰

    按:臺灣省的苗栗縣,是我們埔人先後移居於此很多的縣份之一,故一切風俗習慣、絶大部份與大埔相同,苗縣文獻委員會於五七年九月編印該縣鄉土文物一册,同鄉劉禹輪李加勉二先生參與編辑,茲摘錄數章,藉享讀者。

  • 文章故鄉祭祀祖先祠墓追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祭祀礼仪 祖先祠墓 梅县风俗 客家文化 往事回忆

    祭祀之子孙寥寥数人,虽富有亦不开祭,其未用猪羊鼓乐者,不曰祭墓;而曰酾地,盖即以酒浇坟之意,肴馔不必盛设,不行三献礼,奉祀子孙,仅焚香叩首,除道远者外,多数回家治食,并不设席于墦间也,且客人甚少世家巨室,纵子孙众多,甚少春秋二祭,不论祭墓与酾地,多为每年一次,或春或秋,尚无一定,春祭者,重阳必派人往墓头挂纸,秋祭者,清明亦须挂纸,慎终追远之义,历久不衰,客人祭墓之外,每年祭祠堂则为庙祭,此亦中原遗俗,相信汉族移民,不论主客先后,类多相依,不过礼仪上小有出入

  • 文章古陝西與客家族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中原 河洛 客家族 客家话 礼仪文化 风俗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她是古时中原汉人南迁到赣闽粤间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有关土著居民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稳定共同体。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河洛。客家来自古代中原大地,客族根在河洛之域,客家族源与古代陕西密切相关紧紧联系。客家先民第一次迁徙来自秦关五岭;客家话应为周朝官话,周朝官话(尤其西周)以陕西为核心;从礼仪文化等看,客家保存上古周朝遗风;此外,客家风俗习惯与今陕西极为相近。

  • 文章大埔民間婚嫁習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婚嫁习俗 民间文化 客家礼仪文化 婚嫁礼俗过程

    大埔县地处粤东北,是梅州市七县市区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有人口五十多万,世代繁衍于七山一水二分田之间。婚姻嫁娶是人生大事,男子结婚后才可叫成家立业。古制婚嫁为六礼: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迎亲,比校繁复。近几十年来,民间婚嫁习俗也在变化,经采访有经验及年长者,略述至今乡村间仍然基本遵循的婚嫁习俗,作为客家礼仪文化的传承。一、相亲,俗称看妹子。媒人或介绍人先通知女家。届时,男方母亲与其儿子,伴郎一人,或再约一、二位有经验叔婶,媒人必到场,携上至少五件礼物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