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成就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義棠教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刘义棠 人物事略 边政研究 研究成就 家庭子女

    新建 唐子安劉義棠教授,字海如,號棣齋,江西贛縣人,民國十五年十月六日,出生於贛縣社富鄕謝木村,秉性聰穎,少岐嶷,父仁遙公,母謝水秀太夫人,育三男,先生居長,祖父聲優公,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爲鄕里所尊崇,先生幼承歡膝下,深得祖母喜愛,求神拜佛,虔心問卜,得諏名「李福壽」,期能長命富貴,迄今鄕鄰長輩,仍以此乳名稱呼,足徵垂愛之深也。先生十餘歲,不幸父母先後見背,幼失怙恃,由堂兄、舅母撫養,因是養成刻苦耐勞勤讀習性,且値縣境戰火連年,學校遷移,先生隨校就讀,...

  • 文章汪同三所長蒞台學術交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袁祝泰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汪同三 研究领域及成就 赴台学术交流

    致赠其中央硏究院旧游金汉升、王业键等学术界人士。此间老友对汪敬虞先生诗礼传家,父子两代皆在经济学方面,卓著成就,深感敬佩与欣慰!汪同三所长在台亲属多人,亦各多有成就。令兄汪大华,系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硏究所敎授,治中国政治思想史、宪法等学科;兄汪铁志,系美国布朗大学博士,为光电方面专家,先后任敎于中央大学、师范大学等校;弟汪大明,留美硕士,现在张忠谋先生之台积电公司任经理职;幼弟汪大晖,系美国底特律大学电机学博士,现任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敎授;姪女汪用和,系

  • 文章政壇畸人藝苑奇葩王鐸先生(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5期  作者:李九林 出版时间:1987-05-30
    关键字: 王铎 人物传记 艺术成就 书法研究

    「余書獨宗羲獻,卽唐宋諸家皆發源羲獻,人自不察耳!動曰:某學米,某學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歐。予此道將五十年,輒強項不肯屈伏。古人字畫、詩文咸有萬矱。匪深造博文,難言之矣。……因書古體,正不屈心從今。如詩之鍾譚,入於酸、薄、淺、隘。譬之禪門十二部,有大乘、有小乘、有正宗、有魔道,未易戶曉。下士大笑,正不必戶曉耳。……偶仿宋數家意畫一段。五十年迂叟嗜此,逼六旬。北海君(大司寇張北海)必曰:斯卷所撰,夫夫也。匪無所源本,而爲墨豬者。噫!予又轉強項而...

  • 文章揚名國際的吳乃立敎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吳金凱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吴乃立 人物简传 学术研究 科学成就

    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经常出席国际学术硏讨会发表论文,深为国际学术界所肯定,并获选一九九九与二〇〇〇年Marquis世界名人录。教学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化工反应工程,半导体制程等,桃李芬芳,俊才辈出。吴教授在学术界及教育界之成就令人敬佩,为吾埔一位科技杰出的人才。

  • 文章灌雲宋光梁先生八秩雙壽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方子丹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宋光梁 祝寿寿序 学术教育成就 陶业研究

    良多。嗣应台湾工矿公司之聘,任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厂厂长,产品供光复后工业复建之需,又历八载,卓著声华。乃膺经济部中央标准局简任技正,旋晋升副局长,直至民国六十三年届龄退休,此则为先生以身许国,盛业日新之从政懋绩也。先生于学术成就,驰誉圜内,张晓峰先生乃礼聘为中国文化大学化工系敎授兼主任且兼陶业组主任,并先后应台北工专、成功大学、东海大学敎授之聘,迄今已逾二十余年,此则为先生达材明德,育四海之贤英,约礼博文,树百年之矩范也。迩来学术研究成风,先生亦有雅兴,先后曾

  • 文章龔向農先生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9期  作者:潘慈光 出版时间:1964-03-01
    关键字: 龚道耕 经史研究 学术成就 人物生平

    龔道耕,字向農,一字君廸,別署蛛隱,晚而重聽,又自號翁。其先浙江會稽人也,七世祖受易,官四川長壽典史,八世祖湘浦,就養來蜀,客黔西李恭勤幕中,遂家焉,因著籍成都。祖玉彬,廣西平南蒼梧等縣知縣,以軍功擢知府。父維翰,附貢生,署理番廳敎諭,創辦成都縣小學堂及師範班。君生而夙慧,三歲能誦五七言詩,八歲就傅,出語輒驚長老。年十三,補縣學員,益劬學。十四,卒羣經諸子業,兼通乙部。嘗讀甘泉江藩漢學師承記,色然喜,因是頗明淸儒學案統系。自謂一生治經,根柢於此。十七,中...

  • 文章鞠躬盡瘁的人——悼念董樹藩兄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詠九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董树藩 人物事略 蒙藏会 边疆文化研究 奉献成就

    我曾經翻譯過美國女詩人艾德娜·米萊的一篇傳記,其中有一首她所寫的「我的蠟燭在兩端燃燒」(My Candle Burns at Two Ends)的四行詩,我用五言絶句的形式翻譯,其文如下:吾燭燃兩端誠難以達旦惟語我敵友其光倍燦爛這首詩非常著名,在英語世界的民族,受過高等教育的幾無人不能背誦的。拿中國的詩詞來比,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和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在詞意上庶幾近之,但是在內涵上却大有不同;米萊這首詩是刻畫人之所志切者,不惜以身殉之的...

  • 文章从我国的文字结构略谈王轶猛先生的书法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9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汉字结构 王轶猛书法研究 王轶猛书法成就

    以书法名于世,而获得英国剑桥万国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录」,瑞典圣奥拉法大学授予艺术名誉博士、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出版的「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亚太国际文敎行业公司出版的「中华民国现代名人录」等荣衔,这在中华民国书法界来说,是一项空前的纪录,且在全世界华人中,恐亦属罕见。获得此多项荣誉的人士,乃是监利县鄕贤王君轶猛兄,欲了解其在书法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能获得这些卓出殊荣的因素,就必须从我国的文字结构谈起。由于我国文字,经数千年来历代先贤、先哲,运用高度

  • 文章张廷荣应颁易学硏究终身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1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张廷荣 易学家 学术成果 易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只有自己努力进修,终会有出人头地的一日。于是以「王云五」为镜鉴,立下见贤思齐之楷模典范;以「学海无涯勤是岸」之箴言,作为教战守则而苦读苦修。如今老年时期,仍然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秉持历史使命感,而为社会国家作些耕耘播种工作,只尽义务,不求报酬。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原是大学,张教授愿以其有生之年,为社会大学免费播下易学种籽,诚属难能可贵。笔者不才,谨建议我政府有关当局,应及早建立终身学习型态组织,开辟免费终身学习广场,并颁发张廷荣教授易学硏究终身成就奖,以便与

  • 文章大埔第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百侯楊文采博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杨文采 地质科学研究 写诗作赋 科学观 科研成就

    自然造化,时光无情流逝。陆飘海升,斗转星移,宇宙延伸无限。成功失败奋斗求索,自强是人类的本能。在百侯籍众多的科技专家中,杨文采是最杰出的一位,在国内外地质学界享有盛誉。他的科学理论及成果,已在地壳研究、矿产油气勘察及重大建筑工程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还是一位非常热爱家乡,处处想为家乡多做贡献的一位科学工作者。杨文采成为中科院院士,是全大埔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人引为骄傲的事情,祝愿杨文采院士在探索地球深部奥秘中取得更多骄人的成就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