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原则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評徐著「抗戰史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0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抗战史话 徐枕 爱国思想 历史价值 研究原则

    经验之教科书,准此吾人可肯定,凡博学多闻之人,必可成为一良好之公民,因其对本国历史了解较多,且由于其历史知识之丰富,可产生与古人争胜之雄心及达到更完善生活之愿望。历史并非仅系事实或统计之零碎集合,乃过去史实人物之生动文字图画,对国家之过去及将来,均有显著之影响。历史研究原则历史著作如不眞实正确,便无价値可言,事实永远为历史写作之根据,而历史对于学生研究人员及一般读者之价値,亦基乎是;初期史家所著史籍多一知半解,或根据错误之见解,或依道听涂说,地方传闻写来

  • 文章鄭和爲何賜姓「鄭」而不姓「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郑和 赐姓原则 郑和赐姓研究

    问:近读郑和传,知郑和原来姓马,因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请问:古时天子赐姓,有无原则?为何赐姓「郑」而不赐姓「朱」?(台中·戴礼)师大历史系教授王家俭答:一、古时天子赐姓,有无原则?天子(或诸侯)赐姓之事,我国史籍很早即有记载,翻阅「左传」,即知不乏其例。赐姓原因大体多由帝王对臣下的喜爱,或为酬报其功劳而起。在上者既因此而示恩宠;在下者亦由之而倍感荣耀。于是日后遂相沿成习。非仅行之于君臣之间,甚至朝廷还将之扩大,作为笼络外族的手段。如同唐之赐姓于沙

  • 文章繁華看盡滄桑一瞬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中华学术体系表 悼念恩师 学术研究十项原则

    竟然是高老师,我喜出望外,这眞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老师上课,温良和悦,板书与讲解交互进行。讲到精彩处,他习惯地坐在沙发椅上,两肘抵著桌面,双手前后摆动着,面露笑容,两眼注视著同学,一句一句、淸楚地送到每人的耳中。同学们也专心一致地注视著老师、时而首肯,时而报以微笑,形成一幅极为祥和的授业解惑画面。这情景,眞是太令人向往了。这种向往,而今竟成为不可再得的追忆,悲夫!在学术硏究方面,老师提出十项原则,作为我们从事探讨的依据。这十项原则是:一、明体系。二、立根基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