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膏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崩山豆腐與白水芥菜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9期  作者:易勁秋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崩山豆腐 白水芥菜 石膏 饮食

    川康人士上自显宦富绅、下至贩夫走卒,大多数都喜欢吃豆花(不是豆脑),所以四川的大小市鎭乃至么店子都有「新鲜饭、滚豆花」卖,价廉物美,非常方便。今天在台湾要吃豆花就困难了,因为要吃豆花不外两途,一是自己家里做,一是上川菜餐馆。家里做由泡黄豆,用果汁机打成豆浆,滤豆渣,煮豆浆,一直到点成豆花,手续麻烦,费时亦多。尤其是不易找到胆水(塭卤),无法点成正宗的胆水豆花,只好用石膏粉熔液来做凝结剂,石膏豆花味道欠佳还在其次,最大缺点是很难点得老嫩恰到好处,石膏加多

  • 文章三晋一宝——天然石膏石保健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王安溟 陳靜強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石膏石 史料记载 硬枕分类及介绍 使用方法

    山西中条山区盛产质地优良,纯度高达九八%的石膏石,它晶莹洁白,表面呈雪花形、冰凌形或王石形;一九一六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矿产品,名扬遐迩。石膏自古就是一味医药价値很高的中药。《神农本草经》载:「石膏入药,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本草纲目》载:「石膏除头痛、身热、皮肤热、中暑潮热、牙痛……」;淸代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每开方必有生石膏入药,更把生知膏提高到无病不治的位置。《山西中草药志》、《三晋百寳

  • 文章無錫特產簡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5期  出版时间:1996-11-20
    关键字: 无锡特产 惠山泥人 手捏戏文时期 丁阿金 石膏像时期

    了无锡的泥塑艺术。在戏文内容上。丁阿金也常取材于那些『忠臣义士』的事迹,尽量表现『正面人物』的形象,他不爱用『奸雄丑角』作为戏文的形象。他经常对人说:『多做些好人好事的戏文给大家看看』。当时上海昆山等地每逢婚、丧、喜庆都以手捏戏文作为礼品馈赠亲友。1930年以后,天津的翻石膏工人把石膏作品介绍到惠山,从此惠山泥人进入『石膏像时期』。这时在作品的题材上也有了扩大,世界伟人及本国伟人像占了很大比重。由于石膏份量轻、美观,便于携带。并可用模型成批翻制。因此石膏制品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